探访东盟特色商品汇聚中心:如何打造“永不落幕”的东博会

南都N视频APP · 南都即时
原创2025-09-17 10:51

9月17日,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暨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开幕。本届东博会将持续五天,共有45个国家约3200家企业参展。东博会开幕前夕,南都N视频记者走进中国—东盟特色商品汇聚中心,揭秘其如何担起东博会“永不落幕”的重要载体,通过线下沉浸式展销与线上数字化平台双向发力,延伸和拓展东博会的经贸合作与人文交流。

图片

马来西亚馆。

把猫山王榴莲树“种”进马来西亚馆、将新加坡樟宜机场的标志性瀑布“搬”到了现场……南都记者走访发现,在中国—东盟特色商品汇聚中心,每一座主题展馆都深度融合了地域人文元素,以沉浸式场景烘托特色产品,实现常态化、场景化、体验式的商贸运营。

公开信息显示,近年来,中国同东盟国家经贸往来保持良好势头。中国连续16年保持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东盟连续5年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2024年,中国与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新加坡等5个东盟国家双边贸易额均突破千亿美元,其中,与越南、马来西亚的双边贸易额已突破两千亿美元。今年1-7月,中国同东盟贸易规模达5970亿美元,同比增长8.2%。

在这一坚实基础上,双边合作平台持续升级,为经贸往来注入新动力。中国—东盟特色商品汇聚中心是中新南宁国际物流园延续广西参与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产业升级项目,于2021年联合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共同打造,助力形成“365天永不落幕的中国—东盟博览会”。

据了解,该中心共建设有17个主题展馆,包括文莱馆、柬埔寨馆、马来西亚馆、新加坡馆、泰国馆、越南馆等10个东盟国家主题馆和1个地方馆广西馆,此外还有特色馆世界清真商贸中心、“一带一路”沿线首个国家主题馆——巴基斯坦馆,以及RCEP其他区域国家如日本、韩国等主题馆,这些主题馆提取各国特色建筑景观和人文风俗等经典元素,多方位呈现各国特色商品。

中国—东盟特色商品汇聚中心副总经理李丹告诉南都记者,“现在平台线上销售最火爆的是马来西亚榴莲制品,其次,越南拖鞋、印度尼西亚猫屎咖啡、新加坡肉骨茶等都非常受欢迎。尤其是北方和东部沿海城市的客商非常青睐。”

李丹表示,汇聚中心创新构建线下沉浸式商贸体验+线上B2B、B2C数字化平台,主题展馆充分结合了各地人文风情及当地特色产品,打造常态化运营、市场化运作的商贸平台,释放中国—东盟博览会溢出带动效应。线上B2C、B2B数字化平台,实现“一键下单”及“一键直达”,高效完成交易,吸引了来自中国与东盟各行业商家约10万人次。

图片

新加坡馆。

“东博会展销期间,外地游客也可以到这里体验东南亚人文和景观。”李丹表示,中心希望建立“购买东盟特色商品就到广西,到广西就到汇聚中心”的观念,未来将继续立足广西独特区位优势,持续整合各方优质资源,完善各项配套服务,持续深化中国与东盟在经贸与人文领域的交流合作,助力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建设。

据介绍,汇聚中心自2022年9月14日正式启动以来,凭借创新理念,不断吸引国内外政商团队到访参观考察与学习,平均月接待超5000人次。目前已有超5000种国内外特色商品入驻,促进了各国在文化、教育、金融、青年、旅游等领域的深度交流与合作。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林诗妍 发自广西南宁

编辑:张亚莉,冯奕然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点赞中国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