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永年:中国军事科技发展有目共睹,对西方争议声音无需在意

南都N视频APP · 军情集结号
原创2025-09-17 16:50

南都讯 记者潘珊菊 王森发自北京 9月17日,在第十二届北京香山论坛开幕前一天,谈及如何看待九三阅兵展示的中国军事科技发展,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公共政策学院院长郑永年关注到,外媒对阅兵的反应呈现分化:部分西方国家将其解读为“秀肌肉”,但多数国家持正面态度。他认为,近代中国曾因国防薄弱屡遭西方列强欺辱,历史早已证明,一个国家既要具备经济实力,也要拥有相应的国防力量,二者相辅相成。

图片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公共政策学院院长郑永年。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他指出,中国在构建未来国际秩序中需扮演重要角色,而这离不开三大条件:强大的经济力量、基于经济实力的军事力量,以及追求和平公正的价值观。他直言,中国军事科技的突飞猛进有目共睹,广大发展中国家对此普遍认可;对于西方的争议声音,中国无需过度在意,应坚持自身发展道路,践行大国责任。

“今天的世界非常不稳定,一个国家没有强大‘肌肉’,人家就要欺负你,但你有了‘肌肉’,不是说要去侵略别人。”他提到,中国仅在联合国框架下派遣维和部队海外,从未主动向他国派驻军队,这正是中国负责任的体现。

针对西方“国强必霸”论调及“修昔底德陷阱”等话语体系,郑永年提出,打破这一逻辑的关键在于事实与经验。中国参与国际组织的理念与西方截然不同。西方奉行“分而治之”,习惯拉帮结派、划分敌友;中国则秉持“和而不同”的传统哲学,在合作中尊重差异。以上合组织为例,即便印度与巴基斯坦等存在矛盾的国家,也能在平台内沟通对话;在东盟合作中,中国同样尊重各国不同的政治、文化与发展水平,以“求同存异”推动合作,这与美国“强加秩序”的模式形成鲜明对比。

郑永年以历史为证,指出中国与亚洲国家相处数千年,从未将任何国家变为殖民地,而西方进入亚洲后却大肆推行殖民统治。他强调,中国文化的和平基因贯穿历史,“中国越强大,区域越和平”是历史经验的总结。

编辑:梁建忠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