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三巴到南沙,呢度服务必须夸,大赛车般加速跑,政策红利吃到饱!”澳门青年、广州金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余茵华一段即兴Rap,唱出她在南沙投身生物科技领域创业的深刻体会。
近年来,南沙区以《南沙方案》为引领,持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推动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多方联动,助力“政策-产业-人才-创新”融合发展。9月16日,“有一种创新创业美学叫南沙”分享沙龙现场,五位来自科技创新、智能应用等领域的青年代表,围绕他们在南沙的创业、生活的“所看、所感、所获”展开分享,共探青年人才在南沙的发展机遇与城市魅力。
多元视角诠释南沙创新魅力
早在2016年,香港青年黄颖麟从澳洲回国发展,在朋友的推荐下第一次到访南沙,黄颖麟坦言,彼时南沙的城区配套才刚起步,在那一次走访过程中并没有留下太深刻的印象。“2022年我再次回访南沙时发现,这里的城市环境变化很大,充满活力和生机。通过新闻和身边的朋友了解到,港澳青年在南沙还能享有税务优惠、创业补贴、专业资格互认等政策,让我在创业初期也能够轻装上阵,把心力专注于专业与服务。”
这一年,黄颖麟在南沙创立了“淳晰眼镜”(Tranquil Vision),经过三年时间的发展,业务已拓展到社区和学校内,并结合南沙的村镇推出主题眼镜框。黄颖麟透露,过去三年里,他在南沙实现了从零到一的突破,未来计划研发结合“平安钟”概念的智能护理眼镜,为银发族提供贴心守护。
在香港青年、流昇科技创始人林泽腾看来,“南沙是一个鼓励创新、宽容失败、支持梦想的地方,也是让学术与产业无缝衔接的理想试验场。”林泽腾所在的团队聚焦多模态大模型研发,在过去9个月内已实现从技术原型到产品落地,并获得百万元营收的突破。林泽腾坦言,南沙的创新氛围和产业基础为科技型企业提供了良好发展环境,广州与深圳的“双城联动”模式也将有助于科技企业整合资源、加速成长。
分享活动现场。通讯员供图
余茵华所创办的广州华旋生物科技和金澳生物科技,专注于创新药物研发和智慧医疗应用,已经取得30多个奖项,成功在青创板上挂牌,并获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认定。余茵华透露,目前产品已进入准备量产阶段,前期在南沙区政府的帮助下将项目落户在广东医谷,接下来将为项目融资做准备,希望能够进一步用好南沙区内的各项资源。
聚焦于人工智能的多场景应用软件开发的香港青年贾景皓于2024年落户南沙,在此前项目已先后获得香港数码港、香港民青局以及南沙区的奖励资助,累计获得超200万的奖金,为项目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贾景皓感慨地说道,“如果说香港点燃了我创业的梦想,那么南沙则给了我把梦想照进现实的土壤和阳光。”
据了解,贾景皓的项目主要面向大湾区的高校群体开发社交媒体平台,并为香港的文旅产业提供线上技术支持。依托原有的资源基础,项目落户后还在南沙发起成立“广州市南沙区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协同创新中心”,致力于推动跨区域协同创新。贾景皓透露,团队正在积极推动香港数码港与南沙区政府、香港科技大学(广州)之间达成战略合作,“我希望连接起两地的创新资源,让更多青年梦想成真。”贾景皓说道。
打造青年创新创业的“生态美学”
近年来,南沙区先后推出“南沙支持港澳青年创业就业‘新十条’”和“图南之智”等人才政策,为粤港澳青年提供全方位支持体系。
筑巢引凤,青年集聚效应显著。数据显示,南沙常住人口中青年占比超四成,过去一年新增7万青年人才。自《南沙方案》实施以来,南沙构建服务青年的立体网络,将人才服务与科技、产业、教育、文旅等领域深度融合:推进南沙国际人才港建设,打造人才服务综合体;提供创业培训、投融资对接等课程服务,满足青年创业需求;举办创新创业大赛、青年沙龙等活动,促进青年交流合作。这些举措从创业支持到生活保障,让南沙不仅是创业热土,更成为连接青年与梦想的创新高地。
今年8月底新开放的AI招聘大厅。通讯员供图
创新培育平台方面,南沙深化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建设,联合高校与企业为青年提供“实训-孵化-产业化”全链条服务,开放产业应用场景与技术需求,配套创业孵化、投融资对接等支持,助力青年实现从创意到创业的跨越。
服务生态优化方面,线上打造“南沙人才”智慧服务平台,线下建设“一站式”人才服务中心,集成政策咨询、创业服务、生活保障等功能,实现“线上+线下”服务全覆盖。
南沙人才公寓样板间,配套完善,可以拎包入住。
生活配套升级方面,加快推进国际化人才社区建设,完善人才公寓、商业配套、文体设施等建设,构建15分钟优质生活圈,让青年人才在南沙真正实现“创业有机会、发展有平台、成长有空间”的美好愿景。
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与更多青年实现双向奔赴,共同书写“有一种创新创业美学叫南沙”的精彩篇章。
文字:南都N视频记者 郑雨楠
通讯员:何倩蓥、于冰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