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地方如何先行破局?5省份更新进度

南都N视频APP · 隐私护卫队课题组
原创2025-09-18 22:16

南都讯 记者李玲 发自北京 今年6月,国家数据局宣布在10个省市部署建设国家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试验区如何“先行”破局?在9月18日国家数据局举行的发布会上,5个省份的数据机构相关负责人介绍了最新进展。

图片

国家数据局新闻发布会现场。

浙江省数据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吴旭升表示,作为数字经济先发省份,浙江正通过制度创新、市场培育和生态集聚三大路径,全力推进国家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建设。在制度保障方面,回应市场对数据权益确认的迫切需求,浙江推行数据要素“改革沙盒”,围绕数据流通链式授权、善意使用风险隔离、涉数争议解决等关键领域,为企业提供创新容错纠错机制。

为壮大数商生态,吴旭升提到,杭州市设立十亿级数据要素产业专项发展基金,与之江实验室、数据标注企业、行业龙头企业等开展语料合作,推动平台企业形成一批行业领域高质量数据集,破解人工智能发展“语料瓶颈”。

河南同样在培育经营主体方面下功夫。河南省数据局党组书记、局长郑华卿表示,河南建立了省数据企业培育库,开展数据企业征集认定工作,首批认定的179家数据企业均纳入培育序列,依规享受有关财政奖补、金融服务、税收优惠等政策。

据郑华卿介绍,目前河南省数据产业规模近2000亿元,建成郑州金水科教园区、洛阳大数据产业园等一批重点载体,数据产业龙头企业、优质项目加速落地,产业集聚效应初步显现。

与此同时,各试验区也瞄准一些重点领域开展探索,并涌现出一些典型案例。海南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黄鹏在答南都记者提问时表示,在场景创新上,海南重点推动“游戏出海”“短剧出海”“跨境直播”“来数加工”等数据产业国际化发展。黄鹏表示,当前海南正在探索对接高水平国际数据保护规则,以先行发展“来数加工”业务为突破口,推动国际数据中心业务落地。

辽宁省数据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洋则提到了当地在农业领域的案例。她说,针对农村宅基地、乡镇企业用地等农村集体土地底数不清、权属不明等问题,辽宁构建农村土地大数据监督系统,建设农村土地数据资源库,汇集土地使用现状、不动产权登记、农村土地确权、林权等各类数据87万条,通过建立“一张地图”摸清底数、“一组模型”厘清问题、“一张清单”推动整改、“一套系统”长效治理的机制,着力化解占地纠纷、“三资”管理等矛盾。

抢抓国家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建设机遇,湖南结合自身产业优势、因地制宜将着力点放在音视频产业集群上。湖南省数据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周述东表示,湖南正重点建设音视频数据专业标注基地,构建“音视频数据要素+大模型”技术体系,将海量沉睡的数据变成大模型训练的“香饽饽”。

据周述东介绍,基于湖南广电超100万小时的音视频资源,目前已开发1000万条在库素材、600万条标注数据,交易音视频数据达30万小时。在安全闭环方面,支持湖南广电、芒果TV等龙头企业建设可信数据空间,打造安全可信流通环境,为节目制作、数据交易等提供全流程安全护航。

“试验区建设的一项重大任务,是通过大胆改革和先行先试,探索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新路径。”国家数据局政策和规划司副司长栾婕表示,下一步,国家数据局将支持试验区在更多领域开展先行先试,鼓励地方因地制宜加强试验探索,打造更多可感可及的应用场景,推动“一地创新,全国推广”。

编辑:黄莉玲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