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练江治理又被cue到!从“黑臭河”蝶变为“生态河”

南都N视频APP · 南都政务
原创2025-09-19 14:34

南都讯 记者朱唯信  “广东练江曾一度水体黑臭、污染严重。在督察推动下,广东省下决心整治这一突出的老大难问题,昔日的‘黑臭河’已经变成了今天的‘生态河’。”在9月19日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副部长于会文举例说道。

图片

练江普宁段。普宁市委宣传部供图

今年是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创立10周年。新闻发布会上,于会文介绍,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实施十年来,已经完成两轮督察“全覆盖”,第三轮督察也已开展了4批次,今年年底前还要完成第三轮第5批。督察严肃查处了一批重大典型案件,解决了一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广东经济飞速发展、城市人口暴增,不少河湖水也在这期间不知不觉变黑、变臭。练江就是典型,在政府和民众持续努力治理的情况下,仍然经历长达20年的“黑历史”,当地群众一度看不到练江重返青绿的希望,一些人甚至认为“没办法治”“没必要治”……

近年来,广东以河湖长制为抓手,在南粤大地打响水污染防治攻坚战,让练江从“黑龙”重新变回“白练”。

“这里我给大家报一组数据,截至今年6月,第一轮督察及‘回头看’的3294项整改任务已基本完成,第二轮的督察2164项整改任务完成率超过85%,都达到序时进度,第三轮督察整改也正在扎实推进。另外,长江、黄河警示片披露的1262个问题,超九成也已经完成整改。”于会文说,督察受理转办的35万件群众举报,绝大多数已经办结或阶段性办结,取得了“中央肯定、百姓点赞、各方支持、解决问题”的显著成效。

今年4月,党中央、国务院发布《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条例》,督察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于会文说,《条例》较之前的《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规定》更加权威、层级更高,牢牢牵住了责任制这个“牛鼻子”,对督察工作作了全面规范,使督察定位更加明确、组织更加规范、整改更加有力、成果运用更加强化,为法治化、规范化开展督察提供了制度依据。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