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分区管控,对于污染较轻的行业尝试取消环评审批

南都N视频APP · 时局快报
原创2025-09-19 14:48

南都讯 记者王玮 发自北京 9月1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情况。生态环境部副部长郭芳表示,“十四五”以来,全国已建成“两级、三类、一清单”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基本实现了“全地域覆盖,差异化准入,多要素集成,信息化管理”。

图片

生态环境部副部长郭芳。

截至目前,各地均已发布省、市两级管控方案,划定“优先保护、重点管控、一般管控”三种类型4万多个管控单元,制定差异化准入清单,明确单元内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比如,各地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都是优先保护单元,禁止一切可能污染水源的开发建设活动。

郭芳表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已经形成生态环境管理的“一张底图”,我们把水、气、土等要素和各部门、各领域的环境保护要求,集成到一个系统,只要输入拟建项目的位置和行业类别,系统就能自动研判环境符合性,告诉用户相关环保要求和准入条件。这一系统在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已经建成运用并不断升级,方便政府管理、企业投资和公众监督。

“分区管控与环评、排污许可的关系,可以说三者环环相扣,形成了从宏观到微观、从前端到后端的环境管理链条。”郭芳介绍,分区管控在源头明确准入要求,为高质量发展“明底线、划边框”;环评针对不同区域定位和规划布局提出环保要求,做到“强措施、防风险”;排污许可规范企业行为,重在“控排污、严执法”。实践中,分区管控越精准,环评就越科学,排污许可也更明确。

郭芳举例称,污染较重的电镀企业,一直以来都是环境监管的重点,分区管控明确要求,鼓励到专门园区集聚发展。这类园区按照规划环评要求,配套有完善的污染治理设施,企业入驻时,项目环评可以简化,共享治污设施,按证排污即可。在深圳、常州,这方面都已经有了很好的实践。对于污染较轻的行业,尝试取消环评审批,通过制定行业环境指南,把管理要求直接纳入排污许可证,压实主体责任,目前已经有31个行业,包括塑料制品、电子材料等,正在各地试点。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优化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这张图”,让它更加精准、更加集成、更加实用。今年,还将开展分区管控方案五年定期调整,加强流域、区域统筹。实现与国土空间规划相关政策的充分衔接,并推进人工智能应用开发,赋能基层提升环境管理水平,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美丽中国提供更有力支撑。”郭芳说。

编辑:梁建忠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