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烟花秀引发争议,央媒:拒绝任何形式的环境表演主义

南都N视频APP · 南都时尚志
原创2025-09-21 18:17

近日,著名户外品牌始祖鸟联合艺术家蔡国强在西藏喜马拉雅山脉江孜热龙地区(海拔约5500米)燃放艺术烟花,事件持续发酵。9月21日上午,始祖鸟与蔡国强工作室先后发布致歉声明,就双方合作在西藏喜马拉雅山脉举办的《升龙》烟花艺术项目引发的生态争议作出回应。新华社及中新网在21日中午均发文批判:“拒绝任何形式的环境表演主义”。人民日报则发表评论称:“烟花散去,不能仅留下道歉”。

图片

《新华视评|致敬自然 无需烟花证明》截图。

在致歉信中,始祖鸟首先感谢公众的监督,并承认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存在偏差甚至偏离。品牌直言:“大家的肺腑之言让我们警醒,对艺术表达边界的评估需要更专业,对自然的敬畏需要更加谦卑。”始祖鸟表示,诚恳接受所有的批评和建议。该项目本是希望通过艺术家的创作,提升对高山在地文化的关注。此前,始祖鸟已删除相关活动宣传帖。

图片

始祖鸟提到,会在政府部门监管下,配合艺术家团队对该项目全过程的环境生态影响进行复核,邀请第三方专业环保机构,开展严谨而透明的评估工作,承诺将依据评估结果与社会各界的反馈,展开及时有效的补救行动。同时将加快推进既定的藏地环境保护计划,并全力推动有助于当地文化发展的公益项目。在致歉信中还公布了专属邮箱邀请公众持续提出意见建议。

而蔡国强工作室发布的“关于《升龙》艺术项目的说明”中提到,虚心接受大家对于在雪域高原实施艺术创作的所有批评,将主动配合第三方机构及相关部门,就此事对自然生态造成的影响进行多方面的评估,并将以实际行动保护青藏高原生态环境。具体工作措施包括但不限于接受政府邀请的独立机构进行深入检测,如确有环境影响,我们愿意尽全力采取补救恢复措施。

图片

本次烟花燃放是始祖鸟第三季“向上致美”活动主要项目,名为《升龙》,以三幕烟花在山脊间点燃,“呼应龙文化与‘生生不息’的精神”。公开资料显示,这已经是始祖鸟在中国第三年举行“向上致美”年度品牌项目。该项目以高山文化为核心,于2023年正式开启,此前两届分别在云南香格里拉和喜马拉雅南迦巴瓦举行,推出了品牌户外大秀、山地课堂等。

图片

活动视频显示,五颜六色的烟花沿着喜马拉雅山山脊绽放,形成“龙”的形状。尽管品牌方表示,烟花为生物可降解材料,“在多次燃放验证中,确认其污染物排放符合环保标准”。但青海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副教授、该校游牧研究中心研究员华旦才让日前接受南都N视频记者采访时表示,“生物可降解材料在高原环境中不一定能被降解”。

图片

华旦才让介绍,喜马拉雅山脉属于青藏高原,而青藏高原内部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即使是生物可降解材料也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且烟花残留物属化学物质,此类化学物质对于高寒草甸土壤、水源乃至于动植物都会产生危害。“这不是一天两天会发现的变化,而是需要长期的监测。而如若此地高寒草甸被破坏,导致草场质量下降,这种草地资源是很难恢复的。”

华旦才让补充说,该燃放烟花的地域大概率属于当地牧民的牧场,草场若长势不好、质量下降,也会对当地牧民的生产生活造成影响。“如果有动物吃了受化学物质影响的草,甚至会影响整个食物链。”在华旦才让看来,“为了艺术影响生态环境,这是不值当的。”他还指出,在这次正式表演的背后,大概率还会进行多次彩排,彩排时烟花的燃放也会加重对生态的破坏。

日喀则市生态环境局最初回应媒体表示该活动“手续合规,目前当地生态未受破坏”,但随着舆情发酵,当地政府于9月21日凌晨在“云端珠峰”公众号发布情况通报:“9月20日,《蔡国强:升龙》烟花秀视频在网络发布后,引发网民关注。日喀则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已成立调查组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核查,后续将根据核查结果依法依规处理。”

人民日报发表文章提到,目前,涉事品牌与艺术家均已公开致歉。当地相关部门也表示,已成立调查组赶赴现场核查。我们期待后续调查能够回应公众提出的疑问:当初如何审批,有无进行科学评估?调查应全面评估生态影响,给大家一个有说服力的说法。

环保与艺术并不对立,完全可以相得益彰,关键是要有合适的尺度和规范。而商业化的参与,更应有规矩和界限,倡导正向善意的价值,不可只图哗众取宠。“烟花散去,留下的不能仅是道歉,更应是保护生态的行动”。人民日报如是评价。

新华社9月21日中午发布《新华视评|致敬自然 无需烟花证明》,配文中说:当一片片烟花于轰鸣声中从山脊间升起,炸开的不仅是彩色烟雾,更是商业逻辑与生态伦理的激烈碰撞。这场争议暴露出的深层次矛盾,值得全社会共同反思:我们是否需要这种烟花秀来“致敬自然”?真正的敬畏,从不是在人间净土搞行为艺术,而是学会在自然面前保持谦卑和沉默。

中国新闻网9月21日亦发文《不能一边吃户外的饭,一边砸大自然的碗》,文章指出,这一次的烟花事件,不仅点燃了高原山脊,也点燃了公众对伪户外、伪环保行为的警觉。“这场最初被包装为‘致敬自然’的高海拔艺术行为,最终以删帖、道歉和调查收场,其背后所折射出的商业傲慢与生态短视,为所有试图将自然当作镀金背景板的企业与个人敲响了警钟”。

南都N视频记者 王欣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