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林敏儿 在红岭实验小学侨安校区避险场所内,香蜜湖街道正联动辖区社康开展急救培训、现场教学,并邀请社区心理咨询师开展减压心理辅导。该处避险点有7个项目工地,共计160人,从23日晚到24日,共开展AED 设备等急救技能活动培训3场,首次将香安社区引号1+N+3引号全域急救服务体系延伸至辖区项目工人群体。
工地工人们常年处于高温、高压、工作时间持久的工作环境,时常与危险相伴,任何一次安全事故都会对工人和其家庭造成悲痛影响。而自动体外除颤仪(AED)作为一种便携式医疗设备,在心脏骤停的黄金4分钟内,AED的使用可以显著提高生存率。
考虑到此,在稳妥安置好各项目工地工人后,街道马上沟通辖区社康开展AED使用培训和应急演练,以提高工友们的应急反应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
现场开展了AED的使用及详细操作步骤教学,医护人员现场演示了心肺复苏与海姆立克急救法实操,百余工友们跟着参与实操演练,不仅实现工伤预防的“知识科普”,更是迈出了“技术落地”的关键一步。
香蜜湖街道始终立足"生命至上"理念,香安社区党委创新构建"1+N+3"全域急救服务体系,着力打造“AED急救”社区党群服务品牌。联动市急救中心、市血液中心、辖区企业、医院、新就业群体等力量打造生命守护新防线,力争实现"急救网络全域覆盖、急救技能全民普及"的治理目标。
“AED急救”社区党群服务品牌开展以来,小区100%组建持证急救队伍、辖区内AED设备100%由企业认领维修、新就业群体受训人数达到200人以上。今年以来已开展相关活动18次,已联动深圳巴士集团、深圳市急救中心开展“E驾友港湾”应急培训活动,对新就业群体开展急诊急救知识和规范化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培训工作;拟联合腾讯、市急救中心等打造AED急救培训基地,力争年底前完成600名司机急救培训。
香蜜湖街道将继续做好“AED急救”等社区党群服务品牌,拟探索“急救+科技”的深度融合,如试点无人机AED投送、AR急救导航等,为居民的生命健康构筑起更加坚固的防线,筑起“人人会急救、急救为人人”的社区生命守护圈。
编辑:林敏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