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记者从龙岗区宝龙街道了解到,台风“桦加沙”来临前夕,宝龙街道迅速组织开放社区工作站、学校、救助站等14个应急避难场所,同时利用“虚拟社区”平台无缝接入辖区内各避难场所,科学统筹、精准调度,虚拟空间和物理空间协同筑起一道充满人文关怀的安全防线。
街道将“虚拟社区”平台接入辖区内各避难场所,同时开放“虚拟社区”共享空间的社区活动室、党群服务中心等作为备用避难点位,让防灾避灾工作跨越了传统物理空间限制。社区工作人员利用“虚拟社区”平台提前查看避难场所、共享空间的实时容量与状态,快速作出调度决策,及时将需要转移的居民引导至空闲的避难场所,实现人员分流引导的最优化,极大提升了应急安置工作的效率与秩序。此外,辖区居民也可以通过“虚拟社区”平台预约共享空间,在线完成场所预约,实现了有序、精准避险。
小小“虚拟社区”,不仅是一个信息集散地,更成为凝聚人心的情感纽带。“虚拟社区”平台高效发布台风动态、路径预报及防灾指引等最新消息。社区工作人员耐心指引避难场所的在场人员如何通过“虚拟社区”平台查看信息,让信息传递既快速又清晰。避难场所内的居民只需轻点手机,便能实时查看风雨动向,大大缓解了未知带来的焦虑。与此同时,社区工作人员利用“虚拟社区”平台发布的免费观影资源,在党群服务中心阵地就地策划观影活动,让居民们围坐在一起观看电影,让原本紧张的台风天,变成了温馨的“邻里聚会”。“没想到在避难场所还能看电影,社区太懂我们了!”带着孩子来避难的一位妈妈笑着说。
一位参与过多次台风应对的社区工作人员表示,“以前我们只能不停地打电话,一个一个询问有没有空位,电话打不通干着急,信息不同步更是常事。现在好了,平台上实时更新,我们调度起来心里有底,居民转移也更顺畅安心。”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颜鹏 通讯员 杨勇欢 黄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