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晚,超强台风“桦加沙”正面袭击广东,广州全市启动“五停”措施。9月24日,往日喧嚣的街道归于寂静,公共交通停运、市民居家避险,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护人员冒着风雨上岗,门诊、手术、急诊、产房秩序有条不紊,患者就医得到有力保障。
灯火通明,手术不停歇
凌晨的手术麻醉中心,这里的忙碌从不停歇。自24日凌晨起,中山一院院本部及南沙院区共计接诊急诊手术6台,原定的422台手术如期开台,无一台因台风取消。
冯霞教授主持麻醉医生早交班。
这份高效背后,是医护人员的“硬核”坚守。手术一区护士长谢丽洪为保障次日手术,连夜在科室留守调配人力至深夜12点;机器人移植片区的医护,得知同事因交通受阻无法到岗,第一时间在工作群主动报名步行上班。
“只要有一个病人,我们就不能缺位”
9月24日上午9点,门诊大厅虽不如往日拥挤,却仍有患者带着期盼而来。中山一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妇产科学科带头人王子莲,副院长、显微外科学科带头人朱庆棠等专家都如期开诊。
胸外科主任程超的诊室外,患者正按序等候。“不少病人从外地赶来,就盼着今天看诊,能早一些解决问题,他们就能少一分焦虑。”当天他的号被全部约满,每一个患者他都认真接诊,不愿让他们白跑一趟。
在内科诊室,内镜中心主任丁震的门始终敞开。“只要有一个病人,我们就不能缺位。病人都不怕台风,我们更没理由退缩。”他回忆,24日一早到科发现,不少同事为避免迟到,前一晚直接在科室过夜。当天大部分患者如约而至,丁震说,这既是患者对医院的信任,也是医护坚守的动力。
“有部分患者是从外地赶来的,好不容易约到的号,听说我们还照常出诊,非常开心,马上赶了过来。”儿科副主任沈振宇医生说,知道患者这份信赖,医护更不敢松懈,不愿耽误任何一个孩子看病。
24小时值守的“急救前线”
急诊科是台风天里最紧张的“战场”。23日晚,院本部及南沙院区70多名急诊科医护均提前进驻医院值班室休息、待命,以便保证当晚和次日的急诊患者救治工作顺利进行。24日上午8点前,急诊科医护人员全部提前到位,准时交接班后开展日常的接诊、查房、护理治疗等工作。
据统计,9月23日中山一院急诊总就诊人数为638人。其中,当天新收患者45人,留观71人,重病患者68人。当日院前急救出车13次,外院救护车转入患者14人。从24日0点至16点,急诊接诊患者总数为121人,留观患者26人。
在南沙院区,一名患者家属突然抽搐倒地,妇科病区护士察觉后,立即通知急诊科并开展前期救治。急诊科团队携车床与急救设备快速到场,评估患者抽搐状态后,现场给药实施紧急救治,待病情稳定后,将其转运至急诊科进行后续诊疗。
18个宝宝平安降生
“产妇宫口已开全,准备接生!”24日凌晨,在产科分娩室里,一场场生命接力正在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监测胎心、指导呼吸、鼓励用力、准备器械……随着一声响亮的啼哭,又一个宝宝平安降生,医护人员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生命的降临从不受天气影响,在广州“五停”期间,产科医务人员逆风而行,许多产科医护提前一天住进医院备勤;后勤团队全力保障水电、物资供应。
“台风再大,迎接新生命的工作也不能停。”一位产房助产士抹去额头的汗水,微笑着说,“我们的岗位就在这里,产妇和宝宝需要我们,我们必须顶上。”除了应对紧急分娩,医护们还加强住院产妇巡护,耐心安抚焦虑的家属。截至24日下午16点,产科已累计迎来18名新生儿。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王诗琪 通讯员 章智琦
通讯员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