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数据变为资产,5省份给出实践方案!有地方资金奖补超亿元

南都N视频APP · 隐私护卫队课题组
原创2025-09-28 23:24

河北发挥钢铁产业集聚优势,大力推进钢铁大模型建设;山东已汇聚高质量海洋数据超过50PB、占全国的1/4;号称“全国每10辆新能源车就有一辆当地造”的重庆,也在用数据擦亮“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之都”的名片。

这是地方探索数据要素价值释放的实践案例。2023年底,国家数据局等17部门出台“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数据融合应用正在赋能千行百业的产品或服务,越来越多地“飞入寻常百姓家”。

9月28日,在国家数据局举办的“数据要素×”系列发布会上,5个省份的数据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了地方推进数据要素价值化的进展情况。南都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强化制度供给,广东和山东正在加快推进省数据条例立法。

一网通办率达85%,足不出户办理操心事

释放数据要素价值,地方如何破局?为让数据“跑起来、活起来、用起来”,多地牵住“牛鼻子”,以公共数据开放供“燃料”。

图片

江苏省数据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兼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秀斌。(图据国家数据局)

2023年10月,国家数据局挂牌后,江苏率先成立了省级数据局,正式开启了新一批省市级数据局成立的序幕。江苏如何挖掘公共数据潜力和价值?

江苏省数据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兼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秀斌表示,江苏在今年内将基本建成以公共数据“一本账”为标志的全省一体化数据资源体系,让数据找得到、调得出。同时梳理了676项高价值数据,与国家同步上线数据资源登记平台,截至9月中旬已登记2705类数据。

李秀斌还提到,今年4月,江苏省统一的数据交易所挂牌运营,5个多月以来已上架数据产品3933个,集聚数据商和第三方服务机构1864家,推动数据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乘数效应竞相显现。

图片

广东省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天广。(图据国家数据局)

广东省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天广也分享了一组数据。他说,广东 “一网共享”平台累计服务2342个部门的26万个数据需求,“开放广东”平台向社会开放公共数据超270亿条,为“高效办成一件事”提供坚实数据支撑,以基础“燃料”助力广东政务服务惠民生显温度。

数据“多跑路”,意味着人们可以“少跑腿”。

重庆市大数据应用发展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胡军国提到,重庆的政务服务总入口“渝快办”,纳管出生证办理、退休养老等全生命周期政务服务事项2900余项,上线社保医保查询、育儿补贴等便民服务1800余项,打造群众就医、企业开办等高效办成一件事85件,一网通办率达85%,真正跑出民生服务“加速度”。

图片

重庆市大数据应用发展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胡军国。(图据国家数据局)

他在发布会现场举了一个例子,“过去孩子入学需要线下排长队、跑动3次、提交10份材料、耗时超15天,现在实现全程网办,仅需学生家长身份证、5天内就能收到通知书。”

胡军国还介绍了重庆打造的一网通办智能体“渝小智”,称可支持智能导办、智能问答、智能问数,实现服务入口精准推进、高频咨询直接回复、授权数据即问综合查询,让市民“足不出户”就能高效办理各类操心事、烦心事。

挖掘海洋数据价值,降低渔船燃油等费用近7亿元

数据在流通中产生价值,如何让数据这个“沉默富矿”变为“产业活水”?南都记者注意到,多地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加速推进数实深度融合,既让传统产业“发新枝”,又让新兴产业“长成林”。

图片

河北省数据和政务服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燕。(图据国家数据局)

钢铁是河北省的第一支柱产业。发挥这一产业优势,河北正在推进打造钢铁行业大模型。据河北省数据和政务服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燕介绍,河北对接指导对接指导省内21家钢铁企业,挖潜治理1854TB钢铁行业数据,开发了293个高质量数据集,涉及人员安全监测、废钢质检等142个应用场景。

有了高质量数据集作为基础养料,河北进一步打造钢铁行业场景模型,部分已完成生成式人工智能备案,在唐钢、邯钢等企业部署应用。张燕还提到,今年将重点推动大模型向智能体迭代,指导中钢邢机、新兴铸管等企业,创新研发42个钢铁智能体。

“近期,我们正在推进钢铁行业智能体社区建设,以试点方式开发钢铁数模库,上架钢铁领域数据集、语料库、智能体和大模型等60余个产品,供有需求的企业更好使用。”张燕说。

图片

山东省大数据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綦琳。(图据国家数据局)

山东则依托山东半岛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海洋资源,在海洋数据开发利用上取得成效。据山东省大数据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綦琳介绍,目前,山东已汇聚高质量海洋数据超过50PB、占全国的1/4;建成海洋大数据交易服务平台;深化数据在海洋渔业生产、防灾减灾等领域应用。

具体到山东各地,烟台市海洋牧场智能管控平台已汇聚18类、192种“空天海地”数据,监测时效提升50%、单位海域产出提升19%;威海市开发海洋预报数据模型,分析预测大风等气象因素对渔区的影响,累计保障渔获物总值约30亿元,降低渔船燃油等费用近7亿元。

重庆是全球汽车制造基地,是汽车友好型城市。胡军国表示,重庆通过打通政府、产业、社会、企业“四侧”数据,建设汽车行业可信数据空间,打造汽车行业高质量数据集,开展汽车数据确权登记和跨境流通,加快开发智能驾驶、智能座舱、AI整车等智能化产品,全面推动汽车产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

“目前,已经集聚了长安、赛力斯等国内外知名的智能网联汽车品牌,全国每10辆新能源车就有一辆‘重庆造’,重庆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之都这张新名片越来越靓丽。”胡军国说。

推进数据要素x,地方给出真金白银的支持

数据从“存起来”的资源,正在变成“用起来”的工具、“活起来”的资产。

南都记者观察发现,在加快释放数据价值方面,“数据要素x”大赛成了一个重要的抓手。这是国内首个聚焦数据要素开发应用的全国性大赛,2024年举办的首届大赛共有10万人参加。

延续去年的火热,今年大赛的报名队伍突破2.2万支,共有900多个项目入围全国总决赛。据南都记者了解,今年 “数据要素×”大赛已完成地方分赛阶段的角逐,10月中下旬将在北京、上海举办相关赛道的全国总决赛评审。

在张燕看来,大赛是建立数据供需的“连接器”。她说,河北聚焦全省29个主导产业和107个特色产业集群,梳理1186个发展需求,在2025“数据要素×”河北分赛中创新设置企业需求赛题,征集到771个参赛项目,企业择优选择数据解决方案。

王天广则从地区协同的角度谈到,广东分赛粤港澳三地联动,充分体现了数字湾区特色。其中,“葡语大模型数据底座”,深耕葡语系与“一带一路”小语种数据资源,有力赋能数字贸易国际枢纽港建设。数据,正在成为数字湾区的“共同语言”。

梳理今年广东分赛的特点,王天广说,欣喜地发现数据融合应用,已不再是“空中楼阁”,而是真真切切“从理想照进了现实”。

图片

新闻发布会现场。南都记者李玲/摄影

对于“数据要素×”大赛,一些地方给出了真金白银的支持。李秀斌提到,江苏赛事总激励奖金超230万元,并开通了“绿色通道”,对参赛产品优先组织优化,直接能在江苏省数据交易所及13个设区市区域专板上架,帮企业把“赛出来的点子”变成“能变现的产品”。

据綦琳介绍,2025年山东省级数据产业资金奖补总规模达1.05亿元,其中“数据要素×”专项奖补3500万元。各市出台奖补措施,济南市设立专项奖补资金,支持市场主体开展数据产品开发和交易;青岛市对获评国家级“数据要素×”典型案例的企业最高奖励100万元。

“今年的山东分赛不仅是举办赛事活动,更是将其作为培育数据产业生态、促进供需精准对接、推动成果落地转化的有力抓手和重要平台。”綦琳说。

深入推进“数据要素×”行动,各地也在加强政策对接。南都记者从发布会获悉,广东和山东正在加快制定省级数据条例。

国家数据局政策和规划司负责人、局新闻发言人栾婕提到,截至目前,山东等10多个省市已经出台了“数据要素×”行动整体或者具体领域工作方案,配套制定了财政资金奖补等专项支持政策。

栾婕表示,国家数据局将继续支持地方深化实数融合,释放数据要素乘数效应。继续支持地方先行先试、大胆探索,印发数据要素场景指引,充分激活数据要素价值。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李玲 发自北京

编辑:黄莉玲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