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中国科协“开放合作月”全面启幕,推动国际科技交流

南都N视频APP · 时局快报
原创2025-09-28 23:09

南都讯 记者吕虹 发自北京 28日,南都记者从中国科协召开的新闻发布会获悉,中国科协2025年“开放合作月”将于10月全面拉开帷幕,主题为“科技为舟载天下,人文作楫济未来”。

图片

发布会现场  南都记者吕虹/摄

中国科协国际合作部副部长张斌在发布会上介绍,秉持务实节俭的原则,“开放合作月”不设开闭幕式及宴请,但在此期间,将有四大板块、约60场民间国际科学技术交流活动落地全国各省市,全方位推动“开放、合作、信任”国际交流。

据南都记者了解,其中民间科技外交主场会议活动主要包括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全体大会暨全球工程大会、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和世界科技与发展论坛等中国科协牵头主办的重要国际科技会议。

其余板块中,科技引领未来发展交流活动,主要包括全国学会开展的聚焦科学未来、产业未来、绿色未来、共享未来国际交流活动;人文促进开放信任合作交流活动,主要包括科协系统组织的以科学家、工程师、青年科技人员等为主体的多双边科技人文交流活动;创新促进文明互鉴交流活动,主要包括在华发起设立的国际科技组织、科学计划所举办的各类交流活动。

从“高端的凝聚共识”到“专业的攻坚克难”,从“增进互信”到“文明互鉴”,这些活动采用线上线下融合模式,利用数字化平台拓展国际参与,部分活动同步开放线上接入,显著提升资源利用效率。

当前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个别国家构筑“科技壁垒”和实施歧视性政策,对全球科技合作生态造成干扰。在复杂的国际形势下,特别是某些国家推行所谓“小院高墙”“脱钩断链”,试图打断国际科技合作链条的背景下,中国科协发起并主办如此大规模的“开放合作月”,希望向国际社会传递怎样的信息?

对此张斌表示,没有丝绸之路的知识传递,没有翻译运动的智慧接力,就没有今日的科学昌明和世界文明,而交流合作是科技发展的内生需求和自然规律,开放信任的国际科技合作是大势所趋,是人心所向。

张斌介绍,“开放合作月”就是要搭建一个不受干扰、公平包容的国际舞台,在这里汇聚全球科技界的“正能量”,向世界展示“开放、信任、合作”的强大力量,深化与国际科技界的交流合作,汇聚全球智慧,共创美好未来。

各板块具体活动亮点及设立目标如何?张斌在回应南都N视频记者提问时指出,此次合作月预计汇聚近百个国家的科技力量,聚焦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新能源、精准医学等领域发布数十项重要成果,包括《数字地球可持续发展倡议》《建模仿真塑造世界数字化宣言》《全球青年科技人才携手成长倡议》等。

同时,记者还从会上获悉,主场会议中的2025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将聚焦青年科学家成长和发展,发布《2025全球职业中早期科研工作者成长发展报告》《人工智能未来发展研究报告》。

编辑:李玲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