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上午,福田区建设广东省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提升实验区系列研修开放活动启动仪式在深圳市南华幼儿园金秋分园举行。天津师范大学梁慧娟教授、福田区教育局二级调研员陈振强、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学前教育教研员姜娟芳等专家领导,以及全区各实验园园长、教师代表共同参与。此次活动标志着福田区在推进学前教育内涵建设、构建区域协同发展新格局方面步入新阶段。
启动仪式伊始,学前教育负责人详细介绍了本次系列研修开放活动的背景、目标与实施框架。她表示,当前福田学前教育正经历从“量”的普及到“质”的提升的深刻变革,旨在打破园所壁垒,推动优质教育资源的流动与共享。本次系列活动为期一年,共30余场,建立了以“四段式弹性教研模式”为核心的创新研修机制,通过“前置学习—现场观摩—深度研讨—实践转化”的闭环设计,实现从“展示观摩”到“深度研修”的转变,确保教研活动真正服务于教师的专业成长与保教质量的整体提升。
深圳市南华幼儿园园长张媛媛作为一线实践者发言。她回顾了参与区教研共同体一年多来的收获与成长,表达了对区教育局和专家团队的由衷感谢。她承诺,各实验园将珍惜机遇、聚焦真问题、开放共享,积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在专家团队的指导下不断深化实践反思,助力区域教育质量整体提升。
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学前教育教研员姜娟芳在发言中高度肯定了福田区在学前教育教研机制创新方面的探索。她提出,“聚焦现场”体现了求真务实的教研导向,而“赋能成长”则彰显了以人为本的价值追求。姜老师期待本次活动能成为推动深度教研常态化的起点,并逐步形成长效的教师成长机制与区域教研文化,为全市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福田经验”。
自主游戏研究共同体指导专家梁慧娟教授从专业研究的角度为活动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引。她提到,教研首先要明确“为什么研”,在理论与实践间搭建桥梁,让研究成果真正服务保教实践;其次要站稳保教立场,既要深入日常细节修炼教师的“火眼金睛”,又要聚焦过程质量探索经验推广机制;最后要让教研回归育人初心,坚持以幼儿生活和游戏为基础,赋能教师专业成长,坚守长期主义,把常态化教研作为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
最后,福田区教育局二级调研员陈振强发表讲话并宣布系列活动正式启动。他围绕“落实”与“实效”提出三点明确要求:一是要提高站位,变“要我参加”为“我要参加”,激发园所内生动力;二是要聚焦实效,变“看过热闹”为“看出门道”,推动深度参与与有效转化;三是要强化责任,建立长效机制,将活动组织与成果转化纳入质量评价体系。陈振强强调,各园园长要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确保系列活动从“纸面”落到“地面”,真正惠及每一位幼儿的成长。
本次启动仪式不仅为为期近一年的系列研修活动拉开了序幕,更凝聚了区域协同、开放共研的共识。福田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深化保育教育改革创新,努力构建起一个“开放、共享、互促” 的区域教研新生态,为打造全国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福田样板”奠定坚实基础。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周正阳 通讯员 谭依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