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东莞试点开通首批10条“地铁快线”,接驳轨道交通2号线主要站点,推动轨道交通与地面公交“双网融合”,助力绿色出行、文明出行。接下来,东莞市交通运输局还将规划重点投向2025年底前开通的轨道交通1号线,计划构建规模更大、覆盖更广的接驳网络,并围绕1号线制定多类别、多层次的“地铁快线”接驳方案。
9月29日,东莞试点开通首批10条“地铁快线”。图为开通仪式
据了解,东莞轨道交通1号线即将开通,全市轨道网络正逐步完善,但公交与地铁接驳仍面临覆盖不足、换乘效率不高等问题。为提升公交出行吸引力、优化市民出行体验,东莞市交通运输局借鉴深圳“微循环巴士”、贵阳“小巷公交”、重庆相关接驳线路的成功经验,结合东莞城市发展实际,创新推出“地铁快线”接驳服务,打造“鱼骨式”公共交通网络,实现“轨道+公交”的高效衔接。
本期试点开通的10条“地铁快线”,主要接驳2号线的东城站、鸿福路站、西平站等核心站点,覆盖中心城区及周边厚街、茶山等多个镇街的大型社区。
在线路规划上,紧密围绕轨道站点周边的社区、学校、医院等客流集散点,最大限度缩短乘客步行距离;线路里程控制在5公里左右,发车间隔压缩至10分钟以内,部分站点还设置“招手即停”运营模式,有效提升运转效率与车辆周转速度。此外,快线车辆采用醒目的视觉标识,方便市民快速识别,助力培养“地铁快线=便捷接驳”的出行习惯。
“我们的目标是,在1号线开通时能同步或尽快推出一批成熟运营的地铁快线,”东莞市交通运输局的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让市民在1号线开通伊始就能享受到便捷高效的“轨道+公交”出行服务,真正实现“双网融合”,为“全域文明”建设增添交通动能。
据介绍,本次开通的接驳2号线的10条公交接驳快线是第一期试点。东莞市交通运输局已将规划重点投向预计2025年底前开通的轨道交通1号线,计划构建规模更大、覆盖更广的接驳网络,并围绕1号线制定多类别、多层次的“地铁快线”接驳方案。
1号线的“地铁快线”包括如下:
1.社区接驳快线:重点围绕1号线的人民医院站、中心广场站、松山湖站等客流大站,开行深入周边大型居住区的高峰快线,直接服务通勤客流。
2.校园接驳专线:针对理工学院等高校集聚区,以及中小学密集区域,开设通学定制快线,实现“从校门到站门”的无缝衔接。
3.文旅接驳专线:计划连接1号线大岭山森林公园站、松湖烟雨站等站点与热门景区,开设假日旅游专线,服务市民休闲出行需求。
4.跨市镇接驳快线:依托1号线末端站点,探索开行连接广州、深圳等毗邻城市以及市内未通轨道镇街的快速接驳线路,强化区域互联互通。
9月29日,东莞地铁2号线的10条公交接驳快线开通。
东莞市交通运输局方面表示,按照计划,在地铁1号线开通时,将同步或尽快推出一批成熟运营的“地铁快线”,让市民从1号线开通之初就能享受到便捷高效的“轨道 +公交”出行服务,真正实现“双网融合”,为东莞“全域文明”建设注入更多交通动能。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莫晓东
来源:东莞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