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惠城区江北街道佳兆业、华贸商圈的市民们发现,以往电动自行车“一位难求”、挤占人行道和消防通道的乱象得到了改善。这一变化得益于江北街道聚焦民生难题,通过“疏堵结合”的综合治理方案,有效破解了商圈区域的电动自行车停放乱局。
作为城市核心商圈,佳兆业、华贸周边写字楼、商场林立,庞大的通勤和消费人流带来了巨大的电动自行车停放需求,原有设施已不堪重负,乱停乱放现象不仅影响市容,更带来了安全隐患。
面对这一“老大难”问题,江北街道主动联合交警、城管等部门,经过多次现场研判,开出了“疏堵结合”的治理良方。
治理的第一步是“开源疏解”。江北街道在华贸天地、广电会展中心等核心区域精准选址,新开辟了5处集中停放点。这些停放点充分利用了文博路与会展东路交接处空地、会展中心北门旁空地等公共空间,预计可释放约1500个免费停车位。同时,在佳兆业广场周边写字楼的建设红线内也规划了停放点,精准匹配不同人群的需求。部分新增区域还同步提供了充电服务,切实解决了市民“停车难”与“充电难”的双重困扰。
有了空间,如何维护好秩序成为关键。为此,江北街道打出了第二张牌——“长效管控”。由街道应急管理办联合江北消防特勤站牵头,组建了一支志愿巡查服务队,并广泛动员社区、物业安保力量加入,形成群防群治的工作格局。服务队建立常态化巡查机制,每日对商圈进行定时定点巡查,重点清理占用消防通道的车辆,对违规停放行为及时劝导,对屡劝不改的则联系交管部门处理,确保公共安全通道畅通无阻,巩固治理成果。
系列举措实施后,商圈停车秩序焕然一新。车辆整齐入位,道路通行顺畅,消防安全隐患得以消除,市民的满意度和获得感显著提升。一位在附近上班的市民表示:“现在停车方便多了,环境也整洁了,感觉特别好。”
江北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此项工作不仅是解决停车难题,更是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的一次实践。下一步,街道将继续保持主动作为的态势,计划与市科技馆、博物馆等单位对接,利用更多闲置空间增建停放点,持续优化城市环境,让城市管理更有温度、更具质感。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李晓慧 通讯员 丘晓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