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再传喜讯!2025年9月19日,中国中小城市发展指数研究课题组和国信中小城市指数研究院发布2025年全国千强镇发展报告,江门市共有10个镇入选全国千强镇,比去年新增1个镇。2025年8月18日,赛迪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集团)四川有限公司发布“2025中国活力街道研究”,江门共有3个街道入围500强街道。至此,今年江门共有13个镇街入选2025年“全国500强街道”“全国千强镇”。
江门市环五邑华侨广场商圈夜景。南都资料图
镇域经济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镇街出现在全国大舞台,成为江门市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下简称“百千万工程”)的生动注脚。2025年是“百千万工程”初见成效之年,江门市坚持规划引领、产业优先,深入实施县城综合承载能力提升、美丽圩镇建设、富民兴村等“六大行动”,一体推进兴业强县富民,推动“百千万工程”向纵深推进、加快突破、初见成效,奋力开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局面。
越来越多的镇街登上全国榜单
江门是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珠江西岸新增长极、沿海经济带上的江海门户,全市7个县(市、区),共73个镇街。南都记者发现,自2021年以来,江门镇街入选全国镇街榜单的数量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
江门大交通建设带动城市更新,图为新会枢纽新城新貌。新会区委宣传部供图
2021年9月,中小城市发展指数研究课题组、国信中小城市指数研究院对外发布“2021年中国中小城市发展指数研究成果”,研究将全国重点镇、各省份发展态势较好的建制镇的综合实力纳入研究范围,设置了GDP、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固定资本形成净额、营业面积50平方米及以上超市数、城乡居民收入等指标进行综合比较,计算综合得分形成了“2021年全国千强镇”。江门市共有7个镇上榜,分别是:蓬江区棠下镇第193位,开平市水口镇第428位,鹤山市共和镇第467位,新会区双水镇第656位,蓬江区杜阮镇第735位,新会区古井镇第746位,新会区崖门镇第792位。
崖门镇环境优美,宜业宜居宜游。
2022年、2023年,在中小城市发展指数研究课题组、国信中小城市指数研究院发布的“全国千强镇”榜单中,江门7镇稳居榜单,名次略有变化。
近年来,江门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因地制宜推动兴业、强县、强镇、富民一体发展,不仅在全省首创市域内县域间结对合作,还于2024年推出八镇联动发展模式。八镇联动发展,是江门加力提速推进“百千万工程”的创新之举。中部八镇(新会大泽与司前、台山大江与水步、开平水口与月山、鹤山共和与址山)不仅是江门市域的地理中心,还均是工业重镇。“八镇联动”实施两年来,共引进投资超亿元项目187个、计划投资762亿元。过去两年,八镇GDP、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远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受益于“百千万工程”的深入实施,江门镇域经济加速发展,入选全国榜单的镇街逐年增加。2024年,江门市共有9个镇入选“全国千强镇”,比2023年增加了两个,新增名单是新会区司前镇和鹤山市址山镇。
2025年9月,中国中小城市发展指数研究课题组和国信中小城市指数研究院发布2025年全国千强镇发展报告,江门市入选全国千强镇数量增至10个,与上一年相比,新增了鹤山市鹤城镇。2025年8月,赛迪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集团)四川有限公司发布“2025中国活力街道研究”,江门市江海区外海街道、新会区会城街道、蓬江区白沙街道等3个街道入围500强街道。至此,江门共有13个镇街入选全国镇街榜单。
“兴业强县富民”交出高分答卷
近年来,江门以头号力度推进“百千万工程”,“兴业强县富民”成效显现,交出高分答卷。全市各县(市、区)、各镇街、各村社蓬勃发展,向上向新突围,千亿GDP强县梯队加快形成,新会进入“千亿GDP俱乐部”,台山、开平、鹤山GDP超500亿元,台山、鹤山、开平、恩平成功跻身全省县域经济综合发展力前15强,13个镇街入选“全国500强街道”“全国千强镇”,全市六成以上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超100万元,县镇村发展焕发出了新活力。
江门坚持工业立市、制造强市,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十四五”以来,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6%、全省第2;完成工业投资超3700亿元,成为全省第6个年度工业投资超千亿地市。2024年江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制造业增加值增长6.4%,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增长6.8%。金属制品、家电、摩托车3条传统优势产业链,石化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船舶与海工装备、轨道交通等4条新兴产业链增加值保持两位数增长,同时,积极布局人工智能、人型机器人、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江门大型产业集聚区、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2023年度考核均获优秀、全省第1,差异化发展新能源电池、珠西新材料等11个特色产业园,打造一批“万亩千亿”园区,省级特色产业园总数达5个、全省第2。
新会智造园大泽园区。新会区委宣传部供图
镇域是连接城区和乡村的节点,是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的交会地,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载体。作为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省级改革试点城市,江门市今年提出把镇当县城干,力争今年GDP超百亿镇街12个以上、超50亿镇街27个以上,培育更多全国千强镇、全省百强镇。今年,13个镇街入选全国榜单,交出了高分答卷。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米袋子”“菜篮子”和“海鲜铺子”,江门以粤港澳大湾区1/6的土地生产了1/3的粮食、1/4的水产品、1/5的肉类和1/8的蔬菜。江门市实施富民兴村行动,壮大富民兴村产业方面,大力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全市60%以上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超100万元,88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超1000万元。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曾育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