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汽车的底气:“四不为”筑底,“四化”开路

南都N视频APP · 南都智行
原创2025-09-30 21:34

9月27日晚,在央视财经《对话》节目中,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首次披露长城汽车超级跑车产品的推出规划。据他透露,长城汽车将在明年底推出一款超级跑车。

2025年,中国汽车市场仍存在诸多需要面对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长城汽车仍有底气进击新赛道,底气在何处?

在节目中,魏建军多次强调要回归价值创造本质,强调用诚信和良心造车。“扎根汽车产业这么多年,我们在外部看都是比较轴。我们考核市场只有一个考核指标,就是用户满意度,我觉得我们(做到这一点)就做到了良心。”

图片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长城汽车在研发上持续投入、对安全“锱铢必较”甚至为0.1秒的差别持续投入了二十年,对产品质量严格把控、在全球市场上持续精心布局。同时,长城汽车以“四不为”为行为基底,以“四化战略”为进击方法,逐渐构筑了独特的增长引擎和护城河,这或许就是长城汽车的底气所在。


投3亿,只建一个“呼风唤雨”的地方?

站在长城汽车的环境风洞试验室前,魏建军将这一看上去平平、实则需要“奢侈”投入的试验室历史娓娓道来:2015年建立、投入3个多亿、能模拟雪雾、赤道光照和各种动态情景,目前在国内仅有测试机构拥有类似的试验室。主持人精辟地评价称“这是一个呼风唤雨的地方”。

图片

长城汽车环境风洞试验室。

当被问及为什么要斥资建立这样一个测试试验室时,魏建军的回答诚恳又“笨拙”。

他直言,“对于长城汽车来讲,投资这些试验装备从来都不手软。”这种投入不是盲目消耗,而是与长城汽车以诚信与良心作为核心的理念一脉相承的。在魏建军看来,汽车必须严肃,刹车安全、起火都会给人带来伤害,智能解决不了一切,充分验证才能带来“底子扎实”。数据显示,截至目前长城已完成超600万公里整车验证。

“只要有需求,长城汽车绝不吝啬。”魏建军这样表明长城汽车投入驾驶安全的决心。这种决心在研发费用上也可见一斑。数据显示,长城汽车已经连续3年实现研发投入超百亿,累计已投入超500亿元,总共建成了11个核心技术试验室。

同时,这样的理念背后,是长城汽车一贯的精耕细作风格和长期主义定位。从公司成立至今,长城汽车还建成了国内车企首个碰撞试验室、亚洲最大安全试验室等。前者在2008年建成,打破国内安全验证依赖海外机构的被动局面;后者总投资达5亿元,总建筑面积5.7万平方米,采用五区八轨设计,设有中央碰撞区、新能源独立专区、静态拍摄室等功能区域,可实现多角度、多场景碰撞测试。

在这样的投入以外,你还能看到长城汽车高品质造车的决心。长期以来,以诚信和良心为核心理念,长城汽车遵循“追求品质,死磕品质”的造车理念,践行高标准质量体系,实现从供应链管理到工艺流程每个环节的严格把关,在用户看不见的地方下足功夫。

同时,坚持安全第一,生命至上,也是从魏建军到所有工程师都在践行的准则。就在今年4月,长城汽车举行了一场全网关注的汽车碰撞测试,在该场测试中,模拟成年人与儿童的五个假人坐在一台魏牌全新高山上,在碰撞测试后整车结构完整,气囊及时起爆有效保护乘员,且碰撞后高压系统及时断电,车门自动解锁。据悉,整场测试花费高昂,光是模拟碰撞效果用的假人最高单价就超1000万元,整支假人团队的“身价”更超过1亿元。

这只是长城汽车为争夺汽车碰撞事故中驾驶员生死0.1秒的一个切面。在新能源时代,汽车行业面临的安全挑战已从传统的被动安全延伸到了更复杂、多维度的体系。为构建起强大的安全体系,长城汽车已全方位持续20年投入巨资进行安全研发与测试,只为最大限度保护驾驶员、最大限度优化这0.1秒内车辆的安全表现。


进击跑车赛道,魏建军底气在哪?

上世纪90年代,一位年仅26岁的保定青年接下了一家濒临破产的乡镇企业,并在多年中凭借对市场的敏锐观察和深耕,逐渐推动该企业向整车制造业转型,成就今天这样一家大型企业集团,这位青年就是魏建军。

图片

7月在魏建军发布的高管合影中,占据C位的车型是一台超跑,引起了广泛关注。

在《对话》中,魏建军也首次曝光长城汽车的超级跑车产品推出规划——将在明年底推出一款超级跑车。

事实上,魏建军的“跑车梦”早有“端倪”,魏建军年轻时对驾驶的热爱和“赛车手”梦想,对车辆性能、操控和极限有着深度的理解,这也让他一度被称为“保定车神”。就在9月16日,2025中国汽车越野拉力锦标赛金塔分站赛上,魏建军驾驶二代哈弗H9柴油版顺利完赛。而在这个赛场上,穿越河床、戈壁与沙丘的环境都是对汽车性能的极限考验,长城汽车顺利完赛、进行了一次汽车性能的极限检验。

与赛车相比,跑车更是汽车工业皇冠上的明珠,更涉及对发动机、变速箱、轻量化、空气动力学等顶尖技术的考验。跨入新赛道,长城汽车的底气在哪里?

据介绍,长城汽车已为打造中国真正的超级跑车筹备四五年之久,除投入5.2亿元建设成中国首个车企专用气动风洞为超级跑车的研发奠基以外,长城汽车自主研发的4.0T V8发动机,打破了外国车企在大排量发动机上的压倒性优势。顶级汽车赛道也离不开人才的助力,据悉,长城汽车已面向全球招揽专业人才。

同时,强大的底层研发投入也给长城汽车进击新赛道奠定了基础。截至2025年6月底,长城汽车研发投入已连续三年突破百亿元,研发团队规模达2.3万人;长城集团累计申请专利近50000项,获得授权专利近30000项,专利覆盖欧洲、北美等40余个国家和地区。

在这一系列充满话题度的举措和布局中,外界却鲜见长城汽车和魏建军的营销,即使是从长城汽车试验室里测出来的超前数据,也鲜少出现在社交媒体中。这背后是魏建军给全公司下达的铁律——“谁在发布会上过度夸张,回来先受处分”。这也与魏建军对汽车这一产品的独特性质的认知有关。他认为汽车不是快消品,刹车、碰撞、起火,每一个问题都关乎生命,哪还有功夫搞噱头?

长期实践中的信念和坚持,逐渐汇聚成了长城汽车的“四项不为”底线:敬畏资本,不被资本裹挟;重视用户,不做过度营销;恪守底线,不逐短期利益;爱惜产业,不损产业生态。魏建军在节目中一直强调,长城汽车需要资本支持,但绝不被资本裹挟,初衷和动作要保持不能变形,价值观要一直坚持,不能做对不起行业的事情。

以“四项不为”为基础,以强大的底层研发和造车理念护航,长城汽车拥有着造一辆真正意义上的中国超跑的底气。


长期主义下,长城汽车交出破局样本

“您在意销量排行榜吗?”当在《对话》节目中被问及这一问题时,魏建军掷地有声地回答称,长城汽车也想获得更高质量的市场占有率,但长城汽车不造假、不会做对行业和自身过度伤害的事情。

而在当前复杂多变的汽车市场环境中,长城汽车迈出了坚实的步伐。财报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长城汽车实现营收523.16亿元,同比增长7.72%,环比增长30.73%;同时二季度净利润45.86亿元,同比增长19.42%,环比增长161.87%。在汽车销量上,二季度累计销售31.20万辆,同比增长11.63%,环比增长21.51%,为历史最佳第二季度销售表现。

业绩大幅增长的背后,是长城汽车坚定选择了一条构建能力、技术、信任护城河的破局之道。在《对话》节目中,魏建军首次系统性地提出了长城汽车的破局答案:坚持不追逐短期热点,而是以诚信与良心作为核心,以夯实内功、开拓市场作为路径,并通过“四项不为”以及油电平等化、泛内燃机化、新能源多元化、战略全球化的“四化战略”,构建起一套完整而清晰的长期主义的具象化路径。

除了以高强度的投入研发夯实内功,长城汽车在开拓市场这一路径上也走出了自己的特色。在全球视野上,长城汽车的全球化布局除了单一的产品出口,还有让“产业走出去、生态走出去”。数据显示,目前长城汽车已在泰国工厂实现50%本地化率,在巴西工厂创造了2000个就业岗位。

图片

长城汽车已在巴西工厂创造了2000个就业岗位。

长城汽车“四化战略”背后,是坚持“有所为”的底层逻辑,而这“有所为”也是“不盲从”的。

“泛内燃机化”不是放弃电动化,而是内燃机加上电更完美,弥补内燃机缺陷。魏建军认为,从未来发展上来讲,内燃机加上点电更完美、能弥补内燃机的缺陷,因为电能在低速的时候帮助内燃机实现加速性、省油和改善发动机性能。

“新能源多元化”则是主张纯电车小型化,主打城市车,便宜便利、运行成本低。长城汽车一直认为,纯电车是城市车,不仅便宜、便利,且运行成本低,使用成本低,因此主张纯电车小型化。而大型车主张混动,混动保值率高,不依赖充电。

魏建军在节目中、在其他场合曾多次呼吁“油电平等”时代的到来。他认为,燃油、混动、纯电甚至氢能都应该发展,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汽车大国为全球用户服务的定位。而这一呼吁则深嵌在长城汽车“油电平等化”战略中。

站在长城汽车成立35周年的时间点上,魏建军给出了新的目标,他希望长城汽车在未来五年更加全球化,但走出去不是单一的产品出口,而是品牌走出去、融合到全球,产业走出去和优秀标杆公司竞争。事实上这也是长城汽车四化战略中“战略全球化”的重要落点。

可以看到,“不盲从”的“四化战略”是长城汽车穿越行业周期、赢得有质量增长的破局密码之一。以诚信和良心为核心理念,以“四不为”为准则基底,以“四化战略”作为进击方法,可以看到在行业困境中,长城汽车选择秉持长期主义、做更有担当的中国车企,交出了独特的破局样本。


南都N视频记者 林文琪


编辑:甄芹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