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持续开展深度清洁攻坚行动,精细化治理提升城市环境品质

南都N视频APP · 奥一新闻
原创2025-10-02 15:32

今年8月,深圳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了一轮深度清洁攻坚行动,这场为期三周的全城“大扫除”,以“清死角、扫盲区、提品质”为目标,初步形成市、区、街三级联动,政府、企业、市民三方共治格局,取得良好工作成效。

1080x608_68dcbc1c97c8f.jpg

为进一步细化各场景的作业规范,全面提升城市环境卫生品质,深圳市围绕城市环境治理的“沉疴顽疾”与“隐秘盲区”,持续深化全域深度清洁攻坚行动,引导广大市民从环境治理“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维护者”,有力提升全市环境卫生水平。

全域推进,11区联动各展所长

深圳11个区立足区域实际,将“深度清洁”与自身环境痛点,精准对接,涌现出一批可推广、可复制的创新实践,形成“一区一亮点、全域皆提升”的治理格局。

聚焦“生活+路面”双场景

让洁净触手可及

福田区以“居民需求”为出发点,一方面联动社区、物业开展137场“清洁日”,清理楼道杂物、绿化带垃圾,高压冲洗路面并消杀环卫设施,让居民“家门口”环境焕新;另一方面针对餐饮门店集中区的路面油污难题,采用“机械+人工”组合模式,机扫冲洗主干道约1541公里,小型设备清洁人行道及死角28650平方米,从“生活场景”到“城市脸面”实现全方位洁净。

1039x719_68dcbc308efda.jpg

党建引领+智能监管

织密清洁“责任网”

罗湖区将“党建力量”与“科技手段”融入清洁攻坚。东门街道花场社区集50余名党员、志愿者、物业人员之力,2小时内清除28处卫生死角、25处积水容器,强化居民“主人翁”意识;东晓街道则在31个城中村垃圾分类投放点安装AI智能监控,自动识别垃圾满溢、混合投放等行为,通过“线上报警—平台推送—线下处置”闭环管理,让“隐形问题”无处遁形。

1080x810_68dcbc41cf2cf.jpg

台账式整治+全民参与

攻克“老大难”区域

面对海山街道暗径新村“年代久、人口密、死角多”的难题,盐田区先通过“拉网式排查”建立整治台账,再联动环卫企业清理48处死角、56处绿化带,清运垃圾1.5吨。针对市民反映的盐三路绿植侵入问题,多部门协同出动90人次、27车次,清理151处绿化垃圾并冲洗8公里路段护栏,既解“民生忧”,又保“道路畅”。

1080x666_68dcbc5504b85.jpg

啃硬骨头+创新机制

激活治理效能

南山区将龙珠军苑山体边坡待建地的“隐蔽垃圾”列为重点问题,抽调20名骨干组建突击队,采取“掏底见绿、无遗漏”的深度标准,地毯式清理枯枝败叶、瓶罐容器、植被根部、边角缝隙等。同时采用“小型快保车+垃圾清运车”组合模式,实现垃圾即清、即运、零积存,显著提升治理效率。

1080x810_68dcbc68887ac.jpg

示范引领+机制创新

树立深度清洁“新标杆”

在市城管和综合执法局的指导下,宝安区率先制作《宝安区全场景深度清洁作业示范视频》,为全市清洁作业提供“教科书式”范本。近日,在宝安区新桥街道上星社区,全市环境卫生深度清洁攻坚行动现场会顺利召开,会上总结推广迎“十五运会”环境卫生保障及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的先进经验,实地学习上星社区龙头旧村深度清洁实践。创新推出“周五‘洁’伴行”行动,发动志愿者、亲子家庭等清理64处死角、清运2.6吨垃圾。发动各街道户外LED屏幕投放“美丽深圳我行动”主题宣传海报,广泛激发市民参与热情。

1080x810_68dcbc7f88d9a.jpg

科技赋能+文明引导

推动“共治共享”

龙岗区坂田街道打造“人工+机械+智能”三位一体模式,用无人机巡检城中村楼顶乱堆乱放现状,结合地面网格化巡查,构建“空中+地面”立体防线。

1080x656_68dcbc94aa40b.jpg

龙华区大浪街道“软硬兼施”:华荣社区开发小程序让居民“随手报”卫生问题;赖屋山社区开展“卫生文明家庭”评选,以数字化手段和文明激励带动全民参与。

1080x809_68dcbca374341.jpg

“制度+科技”双轮驱动

打造“闭环治理”样板

坪山区系统化推进深度清洁:一方面建立《卫生死角整治清单》,实行“一图一表一方案”和“挂账销号”;另一方面创新“五维一体化”感知网络,投放AI环卫机器人、无人机等设备,使问题发现和处置效率提升50%,并通过“区—街—社—企”四级联动和跨部门联席会议,有效破解“多头管理”难题。

1080x616_68dcbcb4978f9.jpg

聚焦“特殊区域”

守护生态与民生

光明区东周社区针对未征转地块的“垃圾占道、蚊虫滋生”问题,清理垃圾26.6吨、消杀5次。

693x520_68dcbcc389066.jpg

大鹏新区兼顾“路面洁净”与“生态保护”:分类清洁不同路段,清理坝光海岸线垃圾8吨,并在台风后昼夜清淤,保障通行。

1080x809_68dcbcd234693.jpg

深汕特别合作区在创业广场建立“动态保洁+人机协同+病媒防治”模式,实现“深度清洁”与“健康防护”双提升。

创新引领,科技赋能城市治理

行动中,科技赋能成为突出亮点。坪山区打造“五维一体化”全覆盖感知网络,实现“感知、分析、调度、处置、反馈”全流程闭环;罗湖、龙华等区运用智能监控和数字化平台实现问题实时上报与响应;龙岗、坪山等区借助无人机开展高空巡检,精准定位卫生死角。智能化设备的广泛应用显著提升了作业效率。

1080x590_68dcbce4a1c8b.jpg

更重要的是,通过此次行动,深圳逐步建立起长效机制:坪山区建立动态考评体系,对工作成效显著的街道通报表扬,对问题反弹的街道约谈整改;大鹏新区建立商户责任绑定机制,从源头减少垃圾散落;多个区将深度清洁行动常态化、制度化,一幅更洁净、更健康、更文明的画卷正慢慢展开。

全民参与,共建共治共享格局逐渐形成

各区创新工作机制,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环境治理,有效激发群众参与热情。这种“政府主导、全民参与、共建共享”的环境治理新格局,不仅改善了城市环境,更强化了居民的“主人翁”意识,形成了人人关心环境、个个参与治理的良好局面。

1080x720_68dcbcf577081.jpg

据统计,自8月8日行动开展至今,全市累计出动人员21万人次、车辆5万车次,累计清理卫生死角6万余处、绿化带2.7万余条(段)、匝道5000余处、积存垃圾6000余吨、垃圾收集点(含暂存点)2万余个、转运站700余座、公共厕所2600余座,清洁环卫作业车辆6000余台,高压冲洗脏污路段18万余处,推动2800余个物业小区开展了内部深度清洁,有效维护了市容环境秩序。

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全市环境卫生深度清洁攻坚行动以季度为周期持续开展,下一步将继续以“绣花功夫”推进环卫精细化管理,让“洁净、健康、文明”成为深圳的鲜明标识,绘就更具品质的城市生活画卷。

如今,行走在深圳街头,城中村的巷道更洁净,海岸线的滩涂更清爽,社区的楼道更整洁。这些细微之处的变化,不仅提升了城市“颜值”,更守护了市民“健康”。

来源: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

推广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