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黄金周伊始,第三届“汉裳清平”国潮文化周在深圳清平古墟影视文化园盛大启幕,活动以“穿越百年·国风沉浸”为主题,融合演艺、影视、非遗与互动体验,首日即吸引数万游客涌入古墟,百年古墟内人潮涌动,盛况空前,掀起一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旅融合的热潮。
沉浸式开场:“四大才子”游园与传统婚礼演艺巡游
活动未正式开幕,古墟内已处处是戏。由演员扮演的“江南四大才子”翩然游园,吟诗作对、挥扇互动,妙语连珠引发游客阵阵欢笑。随后,一场精心复原的传统婚礼演艺队伍沿主街巡游,凤冠霞帔、锣鼓开道,唐、宋、明三队新人再现古代婚嫁礼仪的庄重与浪漫,吸引众多情侣驻足拍照,更有人现场咨询传统婚俗细节,称其为“理想中的中式婚礼范本”。
开幕式亮点:素人模特与校园戏剧共展风华
开幕式在古墟核心区举行,三大节目层层递进,引爆全场。其中,由宝安区清平实验学校学生演绎的《满江红》成为焦点。学生们以戏剧化手法重塑经典,融合武术、吟诵与群舞,展现“壮怀激烈”的家国情怀,诠释演绎了这首千古名篇的豪情壮志。该节目作为学校戏剧特色教育的成果展示,与文化周的专业演艺舞台成功对接,充分体现了“文旅融合、美育共建”的显著成效,成为开幕式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走秀环节的模特多数通过社会招募选拔而来,涵盖学生、白领、汉服爱好者等群体,通过前期社会招募、系统培训脱颖而出,从曲裾深衣到明制马面,他们的展示不仅呈现汉服之美,更传递了“人人皆可传承”的国风理念。
全域活动矩阵:古今交织的文旅体验
文化周以“全域演艺”为特色,打造从早至晚的完整体验链,其中,“云想霓裳”汉服文化展:系统展示历代服饰演变;“清平墟市”国潮市集:集结非遗手作、文创好物,游客可体验传统手工艺制作;鱼灯游园与祈愿湖灯:夜幕下,游客手持鱼灯穿梭古巷,或在永兴湖畔放灯祈愿,点亮古墟诗意夜景。
影视基因赋能:场景化叙事激活古墟魅力
清平古墟作为影视拍摄基地,本次活动中大量利用其原生场景:永兴桥成为市集背景,古街巷化为巡游舞台,营造出“沉浸式影视剧场”效果。游客身着汉服行走其间,自然融入“镜头画面”,实现“一步一景皆可入画”的独特体验。
据统计,文化周首日客流量突破上万人次,众多游客专程从外地赶来,身着汉服参与全程,形成“为一场秀,赴一座城”的文旅新现象,活动通过“传统文化+场景赋能+民众参与”的模式,成功打造了深圳国庆文旅市场的标杆性IP,为市民提供了高品质的文化旅游体验。
本届“汉裳清平”国潮文化周将持续至10月8日,后续还将推出清平粤剧盛宴、换装音乐会等主题演艺内容,持续释放国潮文旅的吸引力。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潘莹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