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晚,中山大涌红博城灯火璀璨、人潮涌动。“童声里的中国”少年儿童歌咏暨中山市岭南童谣优秀作品展演活动在此拉开帷幕。活动以爱国情怀、非遗传承、“百千万工程”成果展示、深中融合为核心主线,让爱国精神与文化传承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悄然扎根。
当晚活动第一篇章,便以创新形式打破传统与现代的隔阂,让观众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非遗焕发的全新光彩。晚上8时,非遗主题舞蹈《起湾金龙》登场为整场活动拉开序幕。
节目《起湾金龙》。主办方供图
随后,板芙镇湖洲小学的学生身着精致戏服,一曲粤剧《戏曲迷》字正腔圆。神湾镇崇正学校的学子通过情景剧《菠萝甜非遗韵》,串联起神湾菠萝的种植历史与地域文化。南区竹秀园中心小学学生带来《沙涌马家枪》情景剧将气氛推向高潮。互动环节中更热闹,“文明小导游”李政阳,作为沙涌马家枪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马钰泉的入门弟子,登台示范马家枪基础招式。
“百千万工程”是推动城乡融合、激活区域活力的重要抓手,更是中山绘就宜居宜业现代化图景的生动实践。晚会第二篇章“奋进・香山筑梦”中,市民与游客在孩子们的清澈歌声里,直观感受“百千万工程”带来的城乡蝶变与本土产业活力。
“蓝天飞鸟、青山滴绿、碧水长流……”伴随着稚嫩的歌声,大涌镇幼儿园师生带来《童“话”家乡》与牛仔秀表演。孩子们身着明快的牛仔装,踩着轻快节奏蹦跳起舞,表演里巧妙地将社区“百千万工程”的成效——人居环境整治后的整洁街巷、美丽河涌的清澈水波化作跳动的音符。
晚会第三篇章“远航・歌载四方”以歌声为纽带,将深中通道这一超级工程所带来的湾区融合力量,化作满溢的家国情怀。中山市青少宫的青少年们唱响了童谣《通向美好未来》。这首由深中两地少年宫联合创作的歌曲,特意借2024年深中通道通车的契机推出,借少年们清亮的演唱,传递出湾区城市同心同向的美好愿景。
晚会步入尾声,《我和我的祖国》的熟悉旋律骤然响起,全场瞬间安静下来。一束追光聚焦台前,一名女生缓步走出,以清亮的歌声将真挚的情感融入旋律中。
与此同时,台下千架无人机编队缓缓升空,以天为幕、以光为笔,在夜空中精准变幻出“盛世中华”“红博不夜城”“游龙”等璀璨图案与字样。现场观众纷纷举起手机记录这震撼瞬间,欢呼声与赞叹声此起彼伏,将晚会气氛推向顶点。
采写:南都记者吕婧 通讯员钟轩
编辑:吕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