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芥子须弥·开化——高平开化寺宋代建筑与壁画数字艺术展”亮相深圳博物馆金田路馆(历史民俗)。该展继在武汉、北京成功展出之后,首次来到大湾区。在深圳博物馆,“千年古寺”与“活力鹏城”完成了首次相遇。
“芥子须弥·开化——高平开化寺宋代建筑与壁画数字艺术展”由深圳博物馆、人民文博(北京)运营管理有限公司主办。展览分为开化道场、游历须弥、画中天地、不解之缘四个章节,以开化寺大雄宝殿的壁画为核心,通过场景复原、虚拟漫游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展示高平开化寺宋代建筑与壁画,邀请观众沉浸式入画感受千年古韵。
文化创新 深圳样本
“本次展览我们希望通过数字技术打破时空界限,让宋代建筑美学与当代城市文明展开深度对话,让千年古寺的独特魅力与活力鹏城的创新活力在此刻共鸣,是科技赋能文化遗产的一次创新实践,更是‘让文物活起来’的深圳样本。”深圳博物馆馆长黄琛指出,博物馆致力于构建传统文化与现代城市的对话平台,“芥子须弥”展览借助数字技术让宋代美学精神焕发新生。这一创新实践不仅体现了深圳作为科技创新之城的文化担当,更开创了文物活化利用的新范式。
人民文博(北京)总经理表示,本次展览最大的亮点就是运用VR虚拟漫游、场景复原等多种互动形式,将山西高平开化寺的宋代建筑、壁画和彩绘等珍贵文化遗产转化为可感知、可互动的沉浸式体验。
观众可以通过佩戴VR设备,跟随数字导览人——开化寺住持“清宝”,在长达23分钟的VR体验中,“穿越”回北宋时期,亲身感受开化寺的建筑魅力和艺术价值,让静态文物在虚拟世界中获得新的生命形态,与当代人产生情感共鸣。
学术研究 创新表达
开化寺壁画受到宋代佛教世俗化和人文化的影响,将市井生活和人物神态描绘得鲜活、生动,被称为“壁画上的清明上河图”。其面积是宋代名画《清明上河图》的60余倍,内容更是包罗万象。展览取名为“芥子须弥”,其含义正是指在一粒微小的种子里纳入一个广阔无边的大千世界。
总策展人李路珂介绍:“借助虚拟漫游等数字艺术,打造人在画中行的沉浸式体验,并不是为了炫技。开化寺大殿在宋代就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展示空间,我们以文物价值为核心,把它‘翻译’成现代展示语言,就已具备很大的魅力。”
该展览为收费展览(含VR眼镜体验),观众可以通过人民文博小程序、猫眼、大麦平台或现场购票体验。
深圳博物馆金田路馆(历史民俗)、同心路馆(古代艺术)将延时开放
为更好满足国庆游客参观需求,10月1日至8日,深圳博物馆金田路馆(历史民俗)、同心路馆(古代艺术)将延时开放,开放时间为9:00—20:00,19:30后停止进场;东江游击队指挥部旧址及深圳改革开放展览馆开放时间不变,开放时间为10:00—18:00。四处场馆均于10月9日闭馆维护。
因国庆中秋双节期间观众流量大,为确保观众的人身财产安全,优化参观体验,当馆内观众达到馆内瞬时最大承载量(金田路馆2500人、同心路馆1500人、深圳改革开放展览馆3000人、东江游击队指挥部旧址100人)时,该馆将实行限流措施。计划前往该馆参观的观众可合理安排时间,错峰参观。
此次国庆中秋双节期间,深圳博物馆各场馆也为观众准备了其他丰富多元的展览,具体如下:
金田路馆(历史民俗):除本次重磅启幕的“芥子须弥——高平开化寺宋代建筑与壁画数字艺术展”外,还有“古代深圳”“近代深圳”“深圳改革开放史”“深圳民俗文化”“世界野生动物标本展”。从历史脉络到民俗风情,再到自然生态,全方位呈现多元内容。
同心路馆(古代艺术):9月27日开幕的“陶上星河 炫彩手作——深圳博物馆藏彩陶艺术展”是国庆中秋观展的一大亮点,作为深圳博物馆近年深入挖掘馆藏文物潜力、历经专业学术研究后原创推出的彩陶主题展览,它承载着深圳博物馆对馆藏资源活化利用的深度探索。此外,还有“问陶之旅——深圳博物馆陶瓷展”“吉金春秋——深圳博物馆铜器展”“契斋藏印——深圳博物馆藏商承祚捐赠印章展”“坐卧安寝——深圳博物馆藏床榻精品展”以及“瑰丽永驻——古希腊彩陶及普利亚艺术文化特展”,可以带您领略古代陶瓷、铜器、印章及床榻艺术的独特魅力。“瑰丽永驻”展览将在10月8日之后撤展,请感兴趣的小伙伴抓紧最后的参观时间。
东江游击队指挥部旧址:展出“叶挺将军与深圳”“深圳历史中的墟”让观众重温峥嵘岁月,读懂深圳的历史底蕴。
深圳改革开放展览馆:展出“大潮起珠江——广东改革开放40周年展览”,生动再现广东及深圳改革开放以来的辉煌历程与伟大成就。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谢湘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