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初步测算,2025年国庆假期第三天(10月3日),全省4A级及以上景区接待游客401.2万人次,同比增长4.0%(按可比口径,下同);纳入监测的14段古驿道沿线重点区域接待游客60.7万人次,同比增长1.4%;纳入监测的13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接待游客34.4万人次,同比增长3.1%;纳入监测的100个乡村旅游点和历史古村落接待游客41.6万人次,同比增长2.6%;纳入监测的80个重点公共文化机构接待市民游客42.1万人,同比增长0.3%。
清远千年瑶寨打造农文旅融合新样本
国庆假期,广东文旅赋能“百千万工程”,乡村旅游焕发新活力。
10月2日至10月7日,清远千年瑶寨景区举办的“金秋瑶寨贺国庆”丰收梯田音乐节,以梯田为幕、音乐为媒,将非遗文化展演、民俗互动与丰收盛景深度融合,打造了一场沉浸式的瑶族文化狂欢盛宴。
依托千年瑶寨层层叠叠、错落有致的金色梯田,景区搭建起自然舞台,山间清风裹挟稻香穿梭其间,自然之美与音乐之韵完美交融。
本地知名歌手唐龙、唐雪萍、王泽森、房云菲等轮番登台献唱,以悠扬山歌传递瑶家儿女对祖国的祝福与对丰收的礼赞。游客们或席地而坐,或漫步于稻浪间,在稻香与乐声中感受瑶寨风情与田园牧歌交织的诗意体验。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瑶族长鼓舞”的核心传承地,千年瑶寨推出全天候非遗展演。身着瑶族盛装的莎腰妹(瑶族对年轻姑娘的称呼)以源远流长的敬酒礼迎接八方来客;舞者们手持长鼓,踏歌起舞,刚柔并济的舞姿与梯田风光相映成趣;景区每日上演原创演艺剧目,通过歌舞、服饰展示等形式,生动还原瑶族千年农耕文明。
夜幕降临后,瑶族舞曲广场燃起熊熊篝火,映亮山谷,游客与瑶族同胞们手拉手共跳“团圆舞”,歌声、笑声、欢呼声在山谷中久久回荡。
为让游客深度感受丰收的喜悦,景区精心打造“丰收瑶寨” 主题景观集群。巨型稻穗、仿真粮仓、传统农具艺术展、五彩斑斓的晒秋场景点缀梯田步道,瑶族长鼓、刺绣等非遗元素融入打卡点设计,既充满秋日氛围感,又彰显民族特色,成为游客拍摄“秋日丰收大片”的热门选择。家庭游客亲手参与割稻、打谷、扎稻草人等农耕劳动,让孩子们在寓教于乐中传承农耕文化,在劳动中更深刻理解“粒粒皆辛苦”的含义,树立珍惜粮食的意识。“此次国庆丰收梯田音乐节,把梯田的‘农业之美’、瑶族的‘文化之韵’、音乐的‘艺术之趣’串联起来,是景区探索‘音乐+非遗+旅游’融合模式的又一次生动实践。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向全国游客分享瑶寨金秋丰收的喜悦,展现瑶族文化的深厚底蕴与乡村振兴的蓬勃生机。”千年瑶寨景区负责人表示。
南都记者了解到,千年瑶寨以“以游促农、以旅兴村”为发展理念,带动周边乡村经济增收。此次活动更是依托“农文旅融合”推动“百千万工程”落地的缩影。活动所需的稻米、蔬菜等农产品优先采购自本地农户,既保障了景观布置的“在地性”,又为农户拓宽了增收渠道;周边瑶寨村民通过售卖手工艺品、提供民宿服务、参与非遗展演等方式实现“家门口就业”,真正让“旅游红利”惠及更多群众。
广东文旅赋能“百千万工程”
广东各地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积极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径,文旅助力乡村振兴效果明显。
惠州依托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最美旅游公路,串联景点、乡村、民宿与美食打卡点,融合户外运动,有效激活区域文旅活力,假日期间民宿预订火爆,农家乐生意兴旺。
环万绿湖绿色发展区持续擦亮国家5A级景区品牌,举办“金秋献礼·月映万绿”等系列非遗、文艺活动,前三日累计接待游客9.2万人次。
东莞寮步镇举办“镇镇有声——文旅赋能百千万”第三场活动,以“音乐+农文旅”为纽带,设置文旅集市,镇长、村长化身“推荐官”推介地方特色,吸引众多游客线上线下参与。
茂名柏桥服务区推出“齐来趁墟2.0”国庆专场,百姓舞台上高州木偶戏、粤剧等非遗展演轮番上演,非遗集市汇聚中秋美食与农特产品,为游客提供沉浸式体验平台,据初步统计,假期前2天柏桥服务区入区车流量约1.4万车次,客流量约4.6万人次。
汕尾以长沙湾服务区为牵引,打造“交农文旅商”融合发展的窗口,假日期间摄影课堂、非遗体验等每日互动精彩不断,吸引大批游客前来体验,成为高速路上一道新的亮丽风景,9月30日-10月2日共迎来游客23.49万人次。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肖阳 通讯员:粤文旅宣
图片由千年瑶寨提供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请到广东过国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