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条小朋友喂食动物的视频引发热议。事情发生在江苏南通森林野生动物园,几个小朋友同时喂羊驼吃胡萝卜,小朋友将胡萝卜伸到羊驼嘴边,哪怕戳到羊驼的嘴,羊驼也不吃。地上还散落着很多菜叶和胡萝卜。视频中,工作人员表示这几天客流量大,今天动物又吃了一早上,吃饱了就不吃了。
这首先是一个消费者权益问题。
喂食羊驼或者其它动物,是动物园的增值服务,游客得花钱买动物园准备的饲料。在这桩消费中,动物园提供的服务的核心、游客获得的快乐,是喂食过程中人和动物的一系列互动,喂的人太多,动物拒食,羊驼呆呆地站在那里,不张嘴,这种互动就没有了,游客的快乐也大打折扣。那么,动物园是否应该退款?或者说,当动物拒绝吃东西的时候,动物园就不应该再出售饲料,而是应该告知消费者,动物不会再吃了。
从消费角度得出这样的结论应该没有多少争议。但从同情动物的角度,大家的看法就会不太一致。其实,这是一个关于人和动物关系的问题。更精确地说,这是一个人与被物化的动物的关系问题。
也就在这两天,有网友发布视频显示,数十匹马正在下山,几乎每匹马都被绑了左前腿或右前腿,它们都是靠其他三条腿蹒跚前行。很多人心疼马,但马主人回应,这是一种常见的办法,主要是防止马结群逃跑,损失一匹就是5000元。
如果说看到绑马而心疼马,是城里人不理解农业生产,那么,喂食动物则是一个典型的城市行为。一些人在拼命喂,另一些人则在同情。
吃得太饱,的确对动物不好。过量饮食会导致胃部过度膨胀,引发呕吐、腹泻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引发肠炎甚至胃穿孔。长期过量喂食,还会引发肥胖,导致动物患上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并发症。不过,过度喂食虽然对动物不太好,但这个问题倒不至于太严重,动物也有感觉,也有智能,太饱了自然就会拒食。
看到动物拒食,会产生朴素的同情,这是一种很美好的情感。有同理心,能感同身受,是高等智慧才有的能力。不过,这种朴素的情感,有时候也要面对现实。我们对待动物,总体上还是利用为主,兼顾保护。家畜家禽,被人类驯化数千年,一直是用于劳作或食用,近代以来,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的影响越来越大,生态文明意识也逐渐浓厚,一些种群稀少的动物,开始获得较好的保护。动物园这种形式,让城市人有接触野生动物的机会,也承担了很大的保护功能。
无论如何,从人的角度,大部分动物确实是功能性的,或者食用,或者充当劳力,或者用于欣赏娱乐。而从功能性角度,动物享受的待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稀缺性。熊猫和羊驼都很可爱,但待遇却是天壤之别。动物园里的动物,特别是这些被喂食的动物,其实也是一种物,为了人类的快乐,它们不得不承受一些它们未必喜欢的东西。具体到南通那家动物园,其管理当然有优化空间,哪怕开发喂食服务,也应该尽量让动物们保持一个更轻松的状态,这本身也是对游客体验的尊重。□ 刘远举
编辑:张子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