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奥运冠军到技术代表!专访罗微:全力为十五运交出最佳答卷

南都N视频APP · 南都体育
原创2025-10-10 18:11
图片

9月26日至28日,十五运会跆拳道项目在惠州赛区提前开赛,为今年这一国内最大的体育盛会先行掀起热潮。在高手竞技的赛场之侧,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技术台前,那便是2004年雅典奥运会女子67公斤级金牌得主罗微。曾三次以运动员身份参加全运会的罗微这一次是作为十五运会跆拳道项目的技术代表,又一次参与到全运会中来。

从昔日的竞技者,到退居幕后为比赛顺利进行提供重要支持的工作人员,罗微接受南都独家专访时表示,自己在转型过程中再次获得了自我成长,非常欣慰能继续为中国的跆拳道项目贡献力量,也希望能看到这次参加十五运会的运动员们,未来可以代表中国登上更高的国际领奖台。

图片

罗微以十五运会跆拳道项目技术代表的身份,又一次参与到全运会中来。南都N视频记者 李晓慧 摄

换种身份,重返赛场,再获成长

2004年雅典奥运会跆拳道女子67公斤级决赛,年仅21岁的北京姑娘罗微迎战东道主选手米斯塔基多。现场观众一边倒的助威声给了中国队很大压力,在3比4落后的情况下,罗微毅然发起凌厉进攻,反超比分,并顶住了对手猛烈的反击,最终为中国跆拳道队拿下史上第二枚奥运金牌,罗微在领奖台上落下了激动的泪水。当时她无法想象,10年后在2014年亚洲青年锦标赛现场,自己又一次在颁奖环节落泪了——那是她退役后第一次以裁判身份重返国际赛场,看到年轻的中国小将夺冠,目睹五星红旗再次升起,她像当年一样热泪盈眶。也是从那刻开始,她坚定了自己重返赛场、以一名专业裁判的身份继续为跆拳道项目服务的决心。

800x562_68e76d4a5b90f.jpg?X-Amz-Content-

800x1097_68e76d51b8578.jpg?X-Amz-Content

2004年8月19日,罗微夺得2004年雅典奥运会跆拳道女子67公斤级冠军。IC图片

说起从运动员切换到裁判员的契机,还得追溯到2013年。退役后的罗微来到中山大学担任体育教师,但她面对的学生大多数是跆拳道零基础,空有一身专业技术的她鲜有大展身手的机会。“今天教前踢,明天还是前踢,我甚至怀疑过自己存在的价值。”她笑言,有“奥运光环”却并无实质用武之地,罗微也有点迷茫,直到一张国家级裁判准考证递到眼前。“本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结果一路考到国际级。”她说,裁判生涯给了她回到赛场第二次起跑的机会,却也是一个“升级过关”的过程,一路并不像预想的那样轻松。

“说实话,我一开始是有点盲目自信的,觉得自己是专业运动员出身,对规则有切身理解,对场上各种情况也有天然把握,肯定会是个好裁判。”她说,“我甚至还想,作为奥运冠军,自己做裁判是不是还可以帮助拉升项目发展,是为我们跆拳道项目做贡献了。”但很快,一次执裁中的重大误判给她上了一课,她因没及时跟进国际最新规则,导致场上运动员本不应被抹掉的三分被抹掉了,间接影响了比赛结果。

下来发现错误的罗微哭了好久,“我内心非常难过和懊悔,比当年输比赛还难受。”然而有意思的是,当她以为那支运动队肯定不会再信任自己时,队伍在下一轮比赛时又选择抽到她执裁的场,罗微当时便在裁判席“天人交战”,“我想要不要帮他们一回,‘还人情’呢?但那样对另一支队伍是不公平的。”而比赛中恰好又碰到了之前出现过的类似情况,她最终选择了严格执行最新规则,两边队伍也都表示认可。哨声响起那刻,她的心结也打开了,“运动队并非希望裁判员帮他们什么,而是希望裁判员能提供一个公平的竞赛环境,让真正该赢的运动员赢。公平便是场上最大的尊重。”她说,“也是从那次比赛后,我更加明白做裁判的意义。”

图片

2021年,罗微参加了十四运会跆拳道项目的裁判工作。受访者供图

为十五运会“校准天平”的人

从此,罗微刻意把自己的冠军身份“归零”,用她的话说,就是“奥运冠军也许能让人给你一次面子,但要做一个好的裁判,不可能是靠冠军头衔的,还是得靠过硬的业务能力”。为了让执裁工作精益求精,从编排员、检查、称重、边裁、主裁到录像审议委员,技术官员岗位里几乎所有大大小小的工作她都做过,且格外认真,让很多之前以为她只是来“混经验”的人刮目相看。上届陕西全运会中,罗微担任副裁判长兼录像审议委员,到2023年杭州亚运会,她也上场执裁多场比赛。今年的粤港澳大湾区十五运会上,罗微担任跆拳道项目技术代表,她表示自己扮演的角色是一个“校准天平的人”,既要让比赛打得精彩,也要让每个判罚清晰明白,而为了服务好十五运会,她与裁委会的很多同事做了许多准备。

“几年前,中国跆拳道协会就开始培养选拔出A类赛裁判员,即有执裁全国锦标赛、冠军赛和全运会预赛等赛事资格的裁判员,挑选出了100多人。近年来不断让他们参与各种比赛工作。在比赛中有重大错误的裁判员会被降级或淘汰。”

而她自己也以技术代表的身份全程参与了本届全运会的两次预赛,“中国跆拳道协会希望预赛和决赛尺度统一,因此第一次和第二次预赛都选调我作为技术代表。我的工作一是培训A类赛裁判,二是在比赛时制定统一技术尺度。年初,我们召开了十五运联席会,与领队和教练沟通技术事宜,确定规则尺度;赛前又召开过赛风赛纪和反兴奋剂工作专题会议,跆协裁委会也再次研讨了规程规则,对最终入围决赛的34名裁判员进行了技术梳理;包括决赛阶段开始后,赛前和比赛期间仍在不断做培训和总结,上午、下午和晚上都要开会交流,持续调整,对有争议的问题及时处理。”

图片

罗微在十五运会跆拳道项目比赛现场。南都N视频记者 李晓慧 摄

罗微说她和所有裁判员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让这届大湾区的体育盛会圆满完赛。“国际比赛没有纠错机制,但国内有,这次全运会我们启用的就是最高等级纠错机制,即技术代表、裁判长和竞赛主任发现场上有明显错误时,可及时叫停,看录像进行纠错,最大程度保证错误不遗留。”她说,“让比赛更公平、更顺利,是我们每个人最希望看到的。”

扎根广东,长作岭南人

十五运会工作结束后,罗微回到了位于广州中山大学的家中。对这位北京姑娘来说,北京仍是故乡,而岭南已是她真正意义上的家,特别是康乐园里浓厚的文化氛围和温暖的人情味,总能让她倍感亲切,“做运动员是习惯了漂泊感的,但这里给了我很强的归属感,”她说,“我想这就是我以后会一直扎根的土地了。”

初到广州时,罗微也有过不适应的时候,比如“回南天”时渗水的墙壁、能拧出水的被子,都曾让她吃惊不已。但运动员时期留下的胃炎,倒是被粤式老火汤和“湿热”气候悄悄治愈。“以前冬天必犯胃痛,现在一年也难得一次。”她笑称。而初来乍到时的孤独感与对未来的疑虑也伴随着中大校园里的人情味逐渐消散,更重要的是,在各方支持下,罗微把跆拳道运动在广东的高校中逐步推广开来,比如广东省大学生跆拳道锦标赛,从2017年开始便一直由中山大学举办,参赛人数从500人增长到如今的1100人。“看着很多高校学生因为跆拳道感受到体育精神,我确实觉得在事业上很有成就感。”

图片

图片

今年9月开学后,罗微走进中大附小,向小学生们传授体育精神,并接受学生提问。受访者供图

毕竟在她看来,跆拳道的体育精神不仅是专业运动员具备的,也完全可以在学习和生活各方面帮助人有更好的自我成长。比如在中大带公选课时,罗微教学生们互相敬礼,跟他们说跆拳道的敬礼不仅仅是一个礼仪动作,更应该是发自内心的对别人的尊重和感激。很多学生一开始只是觉得好玩,但有名学生告诉她,自己有一天不小心踢到了搭档的手,导致对方的手流血不止,他对此表示抱歉,搭档却说没关系,还继续帮助训练,那一刻他向搭档鞠躬敬礼,发自内心地感谢他,也明白了这个动作的真正意义。“所以我一直觉得,也许将来毕业学生们会忘记那些技术动作,但跆拳道教会他们与人相处,改变了思维方式,从只关注自己到关注周围,看到别人的付出,培养感恩之心,这就是这项运动真正教会他们的东西。”

800x533_68e77ad5a35fd.jpg?X-Amz-Content-

中山大学体育部副教授罗微在授课中。受访者供图

对于未来,罗微希望以后能把跆拳道项目从校园推进到更高赛事,带出更多学生冠军,而在做裁判领域,她希望能参与更多重要的国内外大赛,为中国跆拳道运动发展持续贡献自己的力量。“做裁判是我运动生涯的延续,换了一种身份,让我还能继续在赛场为跆拳道做点事,我觉得挺开心的。”她说,“其实项目一直都在哺育着我,现在还有机会为项目做贡献,我非常珍惜,会尽全力守护热爱的跆拳道。”

专题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汪雅云

编辑:陶新蕾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我在全运年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