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减少222家,超去年全年!农村金融机构为何加速消失?

南都N视频APP · 湾财社
原创2025-10-09 18:48
图片

10月9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截至2025年6月末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法人名单。名单显示,半年时间内,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减少了225家,其中农村金融机构减少了222家。在农村金融机构中,又以村镇银行减少数量最多,半年减少98家。

农村金融机构减量提速

金融监管总局发布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法人名单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我国共有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4070家,较2024年12月末的4295家减少了225家。

南都湾财社记者统计发现,减少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主要为农村金融机构。截至6月末,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共计1505家,较上年末减少了58家;农村合作银行共计20家,较上年末减少了3家;农村信用社共计401家,较上年末减少了57家;农村资金互助社共计15家,较上年末减少了6家;村镇银行共计1440家,较上年末减少98家。半年时间内,上述五类农村金融机构共计减少222家。

图片

今年上半年我国农村金融机构数量变化情况。

值得一提的是,与此前相比,今年上半年,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减量明显加速。

统计显示,2022年至2024年三年间,我国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合计减少283家,其中,2022年、2023年、2024年分别减少27家、64家、192家。

为何农村金融机构减量加速?招联首席研究员、上海金融与发实验室副主任董希淼对南都湾财社记者表示,近年来,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工作力度明显加大。金融管理部门采取重组合并、补充资本等措施,加快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处置。如,有序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加快村镇银行结构性重组,组建省级农商联合银行和省级农商银行

以内蒙古农商银行为例,其由120家机构组建而成。今年5月份,内蒙古金融监管局发布批复称,同意内蒙古农商银行及分支机构开业。核准内蒙古自治区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等120家机构解散,相关债权债务由内蒙古农商银行承继。

除了组建省级农商银行或省级农商联合银行,也有部分村镇银行的消失缘于被其他银行吸收合并并改制为分支机构。

今年5月7日,江苏银行发布公告称,监管部门批复同意该行收购江苏丹阳苏银村镇银行,承接其全部资产、负债、业务、员工,并设立江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丹阳开发区支行等4家支行。

6月23日,重庆金融监管局官网披露,江津金融监管分局同意工商银行收购重庆璧山工银村镇银行并设立工商银行重庆璧山中央大街支行。

“减量提质,减量是手段,目标是实现提质。”董希淼表示。

部分省份实现高风险中小机构动态清零

实际上,近年来,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处置被相关部门高频提及。

2023年10月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要求,“及时处置中小金融机构风险”;2024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重申,“稳妥处置地方中小金融机构风险”;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一体推进地方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处置和转型发展”。

今年1月份,金融监管总局召开2025年监管工作会议,提出六项年度重点目标任务,排在首位的仍然是“加快推进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金融监管总局表示,“坚持上下统筹、分工包案、凝聚合力,全力处置高风险机构,促进治理重塑、管理重构、业务重组。”

目前中小机构改革化险工作成效如何?9月22日下午,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表示,在稳妥处置高风险机构方面,重点地区“一省一策”形成改革化险方案,综合采取兼并重组、在线修复、市场退出等多种方式,有力有序推进实施。

“当前,无论是高风险机构数量还是高风险资产规模,都较峰值大幅压降,在金融体系中占比都比较小,风险完全可控。相当部分省份已实现高风险中小机构‘动态清零’最近,我们也注意到一些外资投行的研究报告指出,近年来中国高风险金融资产的规模大幅下降,今后两年还将进一步下降,因此他们也认为中国金融风险防控化解成效是显著的,风险是可控的。”李云泽强调道。

在加快推进改革转型方面,李云泽介绍称,总的方向是加强党的领导、健全公司治理、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5年来,农信社改革蹄疾步稳,过半省份组建省级法人机构。中小金融机构的减量提质成效明显,区域布局持续优化。

专家建议加快出台《金融稳定法》

虽然中小金融机构风险持续化解,但在董希淼看来,在实际推进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

一方面,经济下行压力尤其是房地产和地方债务风险正在逐步向金融领域传导,给地方中小金融机构稳健发展带来挑战,进而加大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另一方面,地方处置金融风险面临掣肘。受地方债务负担较重等因素制约,地方政府可用于处置金融风险的资金往往相对有限,还可能存在监管手段缺乏、专业人才不足等问题。

此外,董希淼认为,中央与地方在金融监管和风险处置等方面的职责边界尚未完全清晰。在实际工作中,中央金融管理部门与地方党委政府协调不足的情况时有发生。“本轮农信社改革中,在部分省份出现了顶层设计不到位、研究筹划不周全等问题,导致改革化险过程出现反复与折腾。”他强调道。

董希淼建议,下一阶段,应进一步完善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的顶层设计。如在国家层面出台指导意见,加强对农村信用社改革的统筹安排,明确改革化险应坚持的原则、方向、规则、步骤。同时,在政策层面一视同仁对待大型金融机构与中小金融机构,优化中小金融机构发展环境。

他还建议,加快出台《金融稳定法》,设立金融稳定保障基金,建立起更加市场化的维护金融稳定和金融风险处置机制。此外,他认为 ,应进一步加强金融监管的央地协同,提高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处置效率,协同推进转型发展。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刘兰兰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