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快评”是一档由南方都市报珠海新闻部开设的评论栏目。
国庆假期,珠海交警视频号发布的一条短视频在网上流传:珠海司机曾先生开车时,发现一个幼童试图独自横穿马路,有车辆还因为幼童突然出现而急刹,非常危险。
曾先生见状立即停车,下车将幼童带到路边的安全区域。这一举动得到不少网民点赞,有网民评论:“希望更多人看到有人需要帮助时,都会勇敢出手!”
曾先生将幼童带到路边的安全区域。
曾先生的举动得到网民点赞。
曾先生的举动,折射出珠海作为全国文明城市的内在底蕴。在珠海交警等单位长期倡导下,礼让行人、避让救护车等文明驾驶行为,已在珠海蔚然成风。
今年4月,珠海一司机在斑马线前主动礼让行人,路过的行人纷纷用自己的方式“回礼”,相关视频在抖音、视频号等平台收到超3000个点赞,许多外地网民留言表示,珠海的司机“很有礼貌”“文明程度很高”;
今年9月,珠海交警公布了一批车辆及时礼让救护车的监控视频,不少网民纷纷在评论区分享自己避让救护车的经历,得到交警部门点赞。
这些发生在街头巷尾的瞬间并非偶然,其背后是广大市民对文明理念的共同践行。正是这些日积月累的善举,使“文明”成为了珠海深入骨髓的气质;通过社交媒体的传播,引发了超越地域的共鸣,逐渐成为城市珍贵的无形资产、精神财富。
珠海如此令人瞩目的表现,也离不开相关单位的持续宣传、引导。近年来,珠海市文明办、珠海交警等单位多措并举,将文明理念传递至千家万户,在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珠海交警一条以“碎碎念”方式柔性劝导违停司机的视频,便引发了广泛关注、被公安部新闻传媒等账号转载。
珠海交警以“碎碎念”方式,柔性劝导违停司机。
以柔性劝导取代罚单,正是通过培育根植市民内心的文明自觉,为城市的安全奠定基础;当安全成为市民的普遍体验,又会让人们更加认同文明的价值,从而反过来巩固、提升社会文明程度,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城市发展的良性循环。
站在珠海经济特区成立45周年的时间节点,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等大型活动将至,为珠海进一步展示城市形象、文明水平提供了契机。
珠海情侣路的车流。
文明、安全的城市环境,需要全体市民积极参与构建,展望未来,珠海可以进一步以“小手拉大手”的方式,让文明理念浸润童心、影响家庭;着力塑造“粤C”文明车主形象,使文明驾驶成为广大司机的自觉追求。
当每一位市民都成为文明理念的践行者,“文明”将从简单的概念转变为切实改善社会环境的美好场景,成为珠海最为亮眼的“城市名片”。
“南都快评”栏目 出品
本期评论员:王靖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