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一片区智慧杆被指“不智慧”,部门:已整改

南都N视频APP · 奥一新闻
原创2025-10-10 15:10
图片

日前,奥一新闻记者接到深圳市光明区云谷片区的居民庞先生反映,该片区投用的部分智慧杆出现了“晚上不亮白天亮”的情况,部分路段因此失效形成视野盲区,不仅造成电力资源的浪费,还存在交通安全隐患。其自去年底以来多次向有关部门反馈,而该片区路灯还是故障频发,长期得不到解决。

对此,光明区工信局回应称,经排查,“晚上不亮白天亮”的路灯初步统计共30余盏,前期已通过系统调整初步优化,目前已彻底整改。建设单位深圳市信息基础设施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回应称,光明云谷片区多功能智能杆项目跟随云谷片区新建道路同步开展施工,目前处于安装调试阶段,暂未办理竣工验收及移交手续。

图片

市民投诉:作为片区亮点的智慧杆“不智慧”

市民庞先生告诉记者,光明区新湖街道云谷社区多条道路的智慧杆项目曾作为片区亮点宣传,但部分灯杆的照明故障问题已持续近一年,“最离谱的是街道办旁边的荔美南街,路灯白天全天亮着,太浪费电了;而尖岭一路靠近圳园路的短短一百米,就有多盏路灯长期不亮,晚上走路都是‘摸黑走’”。

图片

其介绍,该片区智慧杆是与新建道路同步开展施工的,但道路已建设完成并通车,而作为配套的智慧杆却总是故障频发,其多次反馈后,多部门回应内容不一,修复效果难以持续。

庞先生称,2024年12月投诉后,投诉工单在不同部门中流转近一个月后,2025年1月,光明区建筑工务署才回应称,已安排施工单位修复路灯,将观察跳闸情况并调整开关,致歉并承诺跟进。3月,该署表示,片区路灯及圳新路一侧均已亮灯,将持续关注,未提此前问题是否根治。

2025年7月,回应主体转为光明区工业和信息化局。该局指出,尖岭一路3根智能杆因雨天漏保开关跳闸,已于7月28日恢复;荔美南街杆体白天亮灯,系雨天导致照明采用的单灯控制器流量卡信号中断,将督促运营方加强排查。9月,该局再次就智慧杆投诉回应,针对白天亮灯的问题,一方面着手调整系统,同步在箱变的位置加装时钟仪(已修复),晚上不亮灯的问题,部分是杆体舱内的断路器跳匝(已恢复),部分是线缆问题C相短路(已修复)。

近一年间,两部门先后介入,故障虽多次修复却反复出现,对于多次回应仍无法根本性解决路灯照明问题的情况,庞先生对该智慧杆项目的建设质量、路灯管养、巡查机制、实际效能等都提出了疑问,“道路都通车了,路灯还没验收?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实现长期稳定运行?”

庞先生反映,智慧杆白天亮灯的路段集中在荔美南街(新湖街道办路段)和圳美大道(中大附属深圳小学路段)。根据指引,奥一新闻记者夜间前往光明区云谷片区(圳美大道-荔美南街-碧光路-尖岭路)实地走访,粗略数下来有25盏智慧杆不亮,大部分路灯没有明显标注编号,有的灯杆上贴有“特区建发”的标志,部分交岔路口信号灯与多盏路灯均未启用。另外,记者注意到,光明科学城智慧公园湾流区内也有17盏路灯不亮。

图片

根据《深圳市城市照明管理办法》的规定,次干路、支路的照明设施亮灯率应不低于96%;并且“单盏灭灯等简单故障应当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线路、设备损坏等较复杂故障应当在3日内处理完毕;涉及改造、整治,无特殊配件等原因不能按时修复的故障,维护管理单位应当采取设置公告提醒等措施预防事故发生”。对此,庞先生认为,光明区云谷片区照明设施亮灯率和故障修复情况显然都不符合规定。

图片

建设单位回应:负责部分硬件投资建设,目前处于安装调试阶段

奥一新闻记者发函询问负责该片区智慧杆建设的深圳市信息基础设施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该公司作出回应称,按照光明区主管部门对本项目投资建设界面划分原则,该司承担多功能智能杆的杆体、基础等硬件设施的投资建设,电缆、箱变等供电系统不在其投资建设范围内。

回应中介绍,光明云谷片区多功能智能杆项目跟随云谷片区新建道路同步开展施工,其中圳美大道-荔美南街-碧光路-尖领路等路段于2025年3月完成多功能智能杆全部硬件设施实物工作量,目前处于安装调试阶段,暂未办理竣工验收及移交手续。关于部分路灯“晚上不亮白天亮”问题,智慧路灯是多功能智能杆的其中一项功能,目前已完成照明供电回路时控装置的安装调试,现场智慧路灯照明功能已调试正常。

该公司明确表示,目前不是光明云谷片区智慧路灯的维护管养单位,将会积极做好项目建设管理工作,协同道路主体建设单位加强巡查,履行多功能智能杆建设单位主体责任。

光明区工信局回应:故障系时钟控制问题,已完成整改并强化监管

针对市民反馈云谷片区部分智慧路灯“晚上不亮白天亮”问题,深圳市光明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回应奥一新闻时表示,光明区在云谷片区建设智能杆382根,主要分布在圳美一路、圳美二路等7条道路上。市民投诉发生故障的路灯分两类,第一类白天亮灯(圳美三路北段、荔美南街南段西侧);第二类晚上不亮(圳美二路北段、荔美南街部分区域圳美二路北段、圳美三路北段)。经初步统计共30余盏。经排查,“晚上不亮白天亮”为单体路灯时钟控制出现问题,前期已通过系统调整初步优化,目前已彻底整改。运营养护单位已按要求对云谷片区开展日常巡查,并对排查发现的相关情况及时落实整改。

下一步,该局将加大力度推进与运维单位的协同管理,进一步明确维护的范围和故障响应的时间要求,切实保障好群众的照明需要。

接办单位:深圳市光明区工业和信息化局

总体评价:70分 良

介入速度:16分

理由:接诉后虽然多次进行回应,并采取了初步修复措施,但整体响应速度较慢,未能在投诉初期迅速介入并解决问题。

处理进度:16分

理由:部分路段的路灯问题反复出现,未能按时完成整改目标,群众满意度不高。处理过程中存在延误,未能有效协调相关部门和单位,导致问题迟迟未能彻底解决。

处理效果:20分  

理由:已完成30余盏故障路灯的整改,照明功能恢复正常,明确后续监管措施。

奥一基层治理研究员评价:18分

光明区云谷片区智慧路灯问题的解决,体现了部门在群众诉求倒逼下的整改行动力,但长达近一年的路灯故障问题存在拖延和没有有效的解决办法,暴露出职责划分不清晰、协同联动不顺畅的短板。区工信局最终通过有效监督和机制完善解决问题,建设单位也明确了责任边界,值得肯定。但民生设施“重建设、轻维护”的现象仍需警惕,需进一步健全建设移交衔接机制、明确责任清单,避免“智慧设施”陷入“管理盲区”,真正让民生工程发挥实效。

采写:奥一新闻记者 余悦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