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记者从惠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获悉,今年国庆中秋假期,惠州累计接待游客396.5万人次,同比增长5.4%,实现旅游收入35.35亿元,同比增长7.8%,更一举冲上百度“全国热门迁入地第五”。这一系列亮眼数据,正是惠州文旅消费潜力持续释放、城市吸引力和竞争力不断增强的生动体现。
全国榜单“刷屏”,惠州城市吸引力持续提升
这个假期,惠州在各大平台荣登榜单:百度迁徙大数据显示,10月1日至6日,惠州持续位列全国热门迁入地前20名,其中1日、2日分别高居全国第5名与第9名;高德扫街榜发布,惠州闯入“长假景点吸引力城市排行榜”全国前20名。惠州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旅游目的地的集聚效应与品牌影响力得到进一步彰显。
山海湖泉齐发力,全域旅游格局加速形成
以“文旅融合、惠民利民”为主线,惠州依托优质山水人文资源,推动景区与周边区域联动发展,形成全域旅游新格局。假日期间,惠州西湖风景名胜区与滨海片区接待游客均超70万人次,呈现“山海呼应”的旺盛人气。
惠州西湖景区
随着稔平环岛高速先行段通车,惠东巽寮滨海旅游度假区、海龟湾旅游区等景区交通效率显著提升,游客体验进一步优化。
罗浮山风景区则凭借其独特资源与年轻化吸引力,成为全国年轻人热门“奔县”目的地。山海联动,推动惠州文旅高质量发展。
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客流、消费双增长,打造乡村旅游发展新标杆
作为惠州文旅“黄金走廊”,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表现亮眼:节庆活动丰富多元。罗浮山“山河同唱”爱国歌曲大合唱吸引数千名游客参与,获央媒、省媒广泛报道;长宁镇山下村“山夏集市”融合烟花秀、无人机表演、音乐会等多元活动,成为假期热门话题;徐田村推出非遗体验与秋收市集,进一步丰富游客文化参与感,增强乡村旅游吸引力。民宿经济表现亮眼。显岗水库驿站的过云山居民宿客房“一房难求”,壹壹埔舍民宿提前十天售罄;新开业的山夏1368酒店自试运营以来入住率持续达100%,预订已排期至11月,显示高品质住宿产品备受市场青睐。游客规模与消费能力同步提升。引领区累计接待游客近80万人次,同比增长11.91%,其中过夜游客20.07万人次,增长8.62%。乡村旅游表现尤为活跃,区内特产店与农家乐接待游客约32.70万人次,总销售额突破6000万元,反映出游客消费意愿持续增强。
户外运动激活山间活力,218最美旅游公路掀起骑行热潮
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不仅风景迷人,更成为户外运动爱好者的天堂。218最美旅游公路在假期迎来骑行热潮,超过4万人次骑行爱好者前来打卡,沿线显岗水库驿站、下浪溪畔驿站、香溪谷驿站等主题驿站成为拍照热点,带动周边业态持续活跃。横河户外运动小镇推出亲子徒步活动,吸引数千家庭参与,皮划艇、树攀、无人机足球等“体育+科创”融合项目广受欢迎,构建起全天候、多元化的户外运动生态。
从自驾到骑行,从亲子徒步到科技体育,这里正以丰富的户外场景,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短途出游和运动体验的热门目的地。
惠州跻身国庆十大夜生活活力城市,水东街单日涌进12万人次
双节期间,惠州夜游、夜食、夜购、夜演等多元业态全面激活,为假日消费注入新活力。惠州入围高德扫街榜发布的“2025国庆十大夜生活活力城市”,夜间经济呈现蓬勃态势。
文旅街区引领夜间潮流,水东街依托国家级“双招牌”,以客家流水席长桌宴、精酿啤酒节等活动融合传统与潮流,累计接待游客超80万人次,其中10月2日游客量超12万人次。祝屋巷举办千人大合唱、文创市集、汉服游园等活动,成为家庭与年轻人的夜游热点。惠州商业步行街国风文化节、东江粮仓美学生活节与青年艺术节,以市集、体验与展演打造沉浸式夜间空间。
全域活动矩阵“火力全开”,文博场馆接待量破纪录
全市推出100余项文旅活动,覆盖文艺、节庆、文博等领域,形成“市县联动、业态融合、全域覆盖”的活动矩阵,有效激发文旅消费潜力。第四届粤港澳大湾区吉他文化艺术展演融合DJ、港乐、街舞、非遗,吸引近30万人次线上线下围观;“大米音乐节”等特色音乐IP,构建“自然+艺术”体验场景,推动传统文化空间焕发新活力;惠州市博物馆敦煌壁画特展人流超5万,惠州市博物馆及所辖场馆接待观众超13万人次;惠州市文化馆非遗手工坊、合江楼龙门农民画金秋展等活动广受欢迎;东江纵队纪念馆、叶挺纪念馆等红色场馆成为传承红色文化、弘扬爱国精神的重要阵地。全市文博场馆总接待量突破40万人次,创历史新高。
全运惠民政策上线,赛事流量变旅游消费
借着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的东风,惠州推出系列旅游优惠:罗浮山朱明洞景区推出景区门票8折优惠;赛事运动员、工作人员、持票观众可凭证件享受专属优惠,推动“赛事流量”转化为“旅游消费”。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李晓慧 通讯员 黄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