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已埋下的伏笔与“结构性疲劳”:专家分析日本自公联盟破裂

南都N视频APP · 南都即时
原创2025-10-10 23:23
图片

当地时间10月10日,日本公明党宣布,决定退出与自民党的执政联盟。此前,自民党刚完成党内总裁选举,高市早苗当选成为自民党第29任总裁,按照程序,她被预测很可能在接下来的国会首相指名选举中当选首相。但自公联盟持续26年的合作“突如其来”破裂,将为此带来新的不确定性。

过去的政治惯性被打破,自公联盟的破裂实际上是否存在可被“预料”的长期伏笔?高市早苗当选总裁不到一周,合作关系就惊传变故,又凸显出两党之间怎样的深刻裂痕?

从石破茂上台一年便辞任,到高市早苗再被传“短命政治”,日本政坛短时间内多番变故,其国内政治状况究竟如何?南都N视频记者连线青年日本问题学者、辽宁大学日本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陈洋,分析此次联盟破裂背后的日本政治困局。

图片

10月4日,高市早苗(右一)在自民党总裁选举中胜出后鞠躬致意。新华社发

南都N视频:请简单介绍一下公明党和自公联盟,以及公明党长期以来的主要政策主张有哪些?

陈洋:公明党是日本一个中间偏右的政党,成立于1964年。自1999年至今,自民党与公明党联合执政长达26年,即使2008年至2012年旧民主党政权时期,当时作为在野党的自民党与公明党也保持着通力合作,可以说是“患难与共”。二者的联合执政,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比如,在2012年至2020年安倍晋三执政时期,自民党相对积极向好的选情和社会民调数据,也带动了公明党的选情;但在2023年下半年,自民党“政治黑金”丑闻曝光后,不仅令自民党在国会两院选举惨败,也让“高度绑定”的公明党选情受到直接影响,国会席位数显著下降。

总体而言,公明党较为重视和平与福祉、反对修改宪法,这与重视修宪和加强安保的自民党有着很大的区别,但也正是基于这些政策理念上的差异,使得公明党过去在自公执政联盟框架中,扮演“反对者”或“谏言者”的角色,在某些议题上起到牵制自民党、避免其因“一党独大”而独断专行。

如今,公明党宣布退出与自民党的执政联盟,不仅意味着长达26年的合作谢幕,也意味着日本政坛的权力格局将发生新的变化。

图片

日本公明党党首齐藤铁夫。新华社发

南都N视频:公明党党首斋藤铁夫表示,导致联盟破裂的主要原因是“政治金”问题。你如何看待这个说法?高市早苗的上台,被指扩大了自民党和公明党之间的裂缝,与公明党之间主要存在哪些分歧?

陈洋:自民党的“政治黑金”问题是公明党决定退出与自民党执政联盟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高市早苗就任自民党总裁后的人事安排,特别是任命涉及“政治黑金”的萩生田光一出任党内要职,也是导致公明党决定退出执政联盟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公明党一向较为注重政治的清明清廉,也曾多次敦促自民党彻底解决“政治黑金”问题,但自民党方面的回应和做法相对模糊,由此导致了自公之间的裂痕。而高市早苗就任总裁后的这一系列举动,也进一步加剧了公明党对自民党的不满。 

图片

10月4日,高市早苗在自民党总裁选举现场。新华社发

南都N视频:自公两党合作26年,应该已经具备了相当的政治惯性,此次斋藤为何能如此迅速地作出退出执政联盟的决定?亦或这是一个已经长期被埋下的伏笔? 

陈洋:自高市早苗当选新总裁后,自公两党党首进行了至少两次正式会面,但最终仍未能达成继续联合执政的合作共识。坦率地说,着实令人感到意外。这和此前菅义伟、岸田文雄以及石破茂当选自民党总裁后的情况截然不同。 

对于公明党此次的决定,我更加倾向认为是一个已经长期被埋下的伏笔。

自1999年至今,自公两党确实联合执政了26年,但彼此之间的矛盾与分歧实际也在不断凸显,尤其是2012年至2020年安倍政权时期,自民党对修宪问题的蠢蠢欲动,让长期作为“护宪派”的公明党颇为被动和不满。 

同时,公明党长期推动中日友好,特别是在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前作出了积极贡献,但自民党近年来在对华问题上却越发消极,并且频繁就中日之间的敏感问题作出挑衅,也加剧了公明党对自民党相关做法的不满。

比如,2022年,岸田文雄政府在修订包括《国家安全保障战略》在内的“安保三文件”过程中,公明党明确反对将中国称之为“威胁”,这在自公联合执政过程中是罕见的,凸显出了公明党的强烈不满。

此外,自民党常常依仗自身席位的优势迫使公明党在某些议题上做出妥协和让步,也逐渐激起了公明党的不满,于是就有了今天的宣布退出。联合执政框架之下,两党的不对等地位所积累的不满,才是更深层次的因素。高市早苗在10月10日接受采访时称,公明党方面强调,任何人当选新总裁都会选择退出执政联盟。

图片

10月4日,高市早苗(右)在自民党总裁选举中胜出后向日本首相、自民党前任总裁石破茂(左)致意。新华社发

南都N视频:此次自公联盟破裂,对即将举行的国会首相指名选举有何影响?如果高市仍能当选首相,联盟破裂对接下来自民党在国会中的运作是否会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

陈洋:自民党与公明党是两个不同类型的政党,前者是保守政党,后者是中间偏右政党,这就决定了两党的社会支持群体是完全不同的。通过联合执政,自民党与公明党在选举期间本可以相互正式推荐和支持彼此政党的参选人,进而扩大支持群体范围和提升胜选概率。 

此次公明党宣布退出执政联盟,意味着预计在10月20日举行的临时国会首相指名选举中,将出现很大的不确定性。

按照日本宪法规定,日本采取“众议院优先”原则,即当参众两院决议出现不一致的时候,以众议院的结果最为最终结果。计算当前众议院各党席位后我们发现,假设公明党没有宣布退出执政联盟,那么自民党只要再争取日本维新会或国民民主党,抑或是众议院中无党派议员的支持,就能相对轻松地赢得首相指名选举,顺利当选首相。

如今,公明党宣布退出,意味着高市早苗当选首相的可能性进一步降低。假若其他在野党达成广泛共识,联合推选一位在野党党首,那么日本将出现政权轮替。事实上,此前一直广泛被视为首相有力人选的国民民主党党首玉木雄一郎10月10日就公开发文,表示做好了担任首相的思想准备。因此,20日的首相指名选举最终会花落谁家,尤为值得关注。 

假设高市早苗当选首相,接下来,她将面临比现任首相石破茂更为严峻的现实考验。高市政权成立后,自民党不仅仍旧是“少数执政党”,而且还失去了作为联合执政伙伴的公明党,这意味着高市政权在国会推出立法、预算等议案顺利获得通过的可能性将大打折扣。而在国会层面遭遇的掣肘,很有可能转换为自民党内对高市的不满,甚至由此致使高市早苗提前下台。

图片

石破茂。 新华社发

南都N视频:你对日本当前呈现出巨大不稳定性的政治局势作何评价?

陈洋:2012年至2020年安倍政权时期,自民党曾“一党独大”,但如今距离安倍政权结束仅仅5年时间,日本就换了3位首相,自民党就换了4位总裁,甚至不排除自民党下野、政权轮替的可能,这样的情况,恐怕是当初任何人都难以想象的。 

但如果将时间线拉长,日本当前不稳定的政局实际又符合一定的历史规律,即一个长期政权后往往是多个短期政权,多个短期政权后,往往会迎来一个长期政权。比如,2001年至2006年小泉纯一郎长期政权后,安倍晋三、福田康夫、麻生太郎均为1年左右的短期政权。但对今天的日本来说,接下来会否再度出现一个长期稳定政权,恐怕要打上一个巨大的问号。

日本当前的政治不稳定性并非仅由个别事件(如丑闻或经济低迷)造成,而是一种制度性、结构性疲劳的体现。自民党长期执政,虽然维持了形式上的稳定,但内部派阀政治、利益分配和缺乏新陈代谢,使得政策创新能力明显衰退。近年连续出现的资金丑闻、派阀崩塌、党内信任危机,暴露出“长期政权的腐朽化”问题。即使领导人更换,政策方向往往并无实质突破,民众对政治的信任不断流失。

在外部压力(如全球供应链重组)和内部脆弱性(通胀、工资停滞、财政赤字)的双重挤压下,日本社会的“安定感”正在崩解。尤其是日元持续贬值,虽然对出口产业有利,但对普通家庭和依赖进口的中小企业却是沉重打击。生活成本上升、实际收入下降,使民众的不满不断累积。这种经济焦虑直接转化为对无能政府的不信任,加速了政治不稳定。

综合来看,日本正进入一种“低稳定性常态”:政权更迭频繁、社会情绪焦躁、政策连贯性下降。在外部环境持续恶化、内部改革动力不足的情况下,日本政治将更多地表现为“短期应对型”而非“结构改革型”。换言之,日本的政治不稳定不是偶发危机,而是一种长期结构性震荡的开端。

出品:南都即时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肖玥

编辑:张倩寒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即时看天下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