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你,更精彩!这场授旗仪式上,广州“小海豚”亮出志愿礼赞

南都N视频APP · 南都政务
原创2025-10-11 18:57

10月11日上午,广州市团校(广州志愿者学院)志愿综合楼礼堂内旗帜飞扬,誓言铿锵,近300名志愿者代表庄严集结,共同参与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广州志愿者授旗仪式。活动上,广州志愿礼赞正式发布,城市志愿服务站模型也同步揭晓。

截至目前,广州赛区拟录取赛会志愿者约1.4万人,其中包括来自广州地区16所高校28个校区的全运会开幕式志愿者2350名、来自广州地区24所高校31个校区的残特奥会开幕式志愿者2080名,以及省本级港澳嘉宾服务专项志愿者和远端集结点志愿者759名,一场贯穿赛前赛后的志愿服务工作正有序推进。

启用城市驿站 

方寸空间传温暖

活动现场,全运会吉祥物“乐融融”与“喜洋洋”共同揭晓了城市志愿服务站模型。服务站设计以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的视觉元素为核心,以紫荆紫为主色调,搭配顶部“芽状”装饰的多彩渐变,将志愿“小海豚”的可爱特质与“萌芽生长”的生机意象进行有机融合,“小海豚+水花+萌芽”的组合打破了传统志愿服务站的刻板印象,让志愿驿站成为兼具服务功能与情感吸引力的城市形象。

图片

活动发布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广州赛区城市志愿服务站(外观)。

据了解,遵循“按需设置、节约环保、高效便民、共建共享”的原则,全市将设置132个服务站,包含105个新设升级站点和由21个相关市直单位、央企在地公司、市属国企利用现有公共服务设施打造而成的各具亮点特色的27个共建站点,分布在竞赛场馆周边、交通枢纽、文旅景区、居民社区、热门商圈等重点区域,通过不同的设计风格和颜色识别,体现“和而不同”,也呼应了广州这座城市开放包容、海纳百川的温润特质。部分站体创新应用霍英东材料研究院的高效保温涂漆等绿色技术,深度践行了绿色办会要求。

“城市志愿服务站不仅是一个建筑,更是一个会发生美好邂逅的空间。”来自华南农业大学的城市志愿者姚瑞妍期待地说,“我曾在广交会为迷路的外商指路,看到他们眉头舒展的那一刻,我明白了志愿服务的意义。现在,城市志愿服务站将成为我们传递温暖的新舞台,我非常期待能够在这里上岗服务。”

发布志愿礼赞 

方寸之间见真情

“为你,更精彩——”清亮的口号声中,现场志愿者们亮出整齐划一的手势,手抚心房是“藏于心”的承诺,前伸点赞是“见于行”的传递,每一个动作都经过精心锤炼:抬臂时掌心与左胸保持半拳之距,前伸时拇指与视线平齐,复位时伴有谦和微颔……活动现场首次发布了“广州志愿礼赞”,这一礼赞也即将在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赛事及城市志愿服务场景上进行应用,它不仅是一个简洁明了的动作,更有力地展示了广州青年志愿者文明有礼的青春风采,是志愿精神在新时代最生动的注脚。

5833x3888_dd94abee3d37152bc96b68390bdfd6


6000x4000_14a89107af5bd9968cbc07e48854bf

活动上,广州志愿礼赞正式发布。     

15年前,广州推出志愿礼,成为全国使用的志愿者专属标志性礼节。如今,为迎接承载着大湾区“三地一心”的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广州市团校(广州志愿者学院)对志愿礼进行了优化升级,重新打造核心理念、文化内涵和动作规范,在其基础上创新推出“广州志愿礼赞”,致力推动其成为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留给社会的新文化符号,通过统一规范的动作,展现广州志愿者的专业素养。

“这不仅是一个手势,更是一座城市的温度计量,是传统礼仪与当代表达的融合。”来自华南师范大学的苟佳嘉说道。她曾作为西部计划志愿者在新疆沙漠植树,手心磨出水泡却收获了最珍贵的成长。“手抚心房时,我感受到的是初心;前伸点赞时,我想传递的是认可。就像当年兵团人教会我的,奉献从来不是单向的付出,志愿精神引领着我从新疆到广州,从西部计划到全运会,每一次服务都是青春的徽章。”

“志愿礼赞不仅是一套礼仪,更是志愿者精神面貌的体现。”广州志愿者协会研究员谢素军表示,“每一个标准动作背后,都藏着无数青春故事,志愿礼赞让这些故事有了统一的表达,让个人的感动汇聚成集体的力量。”

启动共创计划 

方寸镜头映初心

大屏幕上,一段以志愿者为主角的Vlog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镜头里,志愿者们备岗的身影、服务时的专注、突发状况下的从容,都被真实记录;镜头外,原来摄像师也是“小海豚”中的一员,一部手机、一台相机,随手记录下的瞬间成为“大片”里的永恒。这是“百名志愿者影像故事共创计划”的序幕,也是一场用镜头书写的青春日记。

据了解,本次共创计划发动100名志愿者通过Vlog的形式,记录自己在志愿服务工作过程中最自然、最真实的状态,分享工作生活中最有趣的故事和最动人的风景,通过志愿者个人的视角、语言、情感,呈现动人的志愿服务故事,展示广州志愿者群像。

“此前我参与了十五运会志愿礼赞全国宣传片的录制拍摄,亲身经历过专业镜头下的表达与传播,深刻理解影像的魅力。”来自广东工业大学的李珂航分享了他的创作构想,“每个志愿者都是一束‘微光’,终将汇聚成为照亮城市的‘火炬’。我想记录下服务过程中的每一个暖心瞬间,从细微处挖掘志愿服务最动人的部分,让志愿精神通过影像深入人心。”

据悉,这些影像故事将在赛后进行汇编,形成“全运志愿记忆档案”。“我们诚挚邀请更多‘青春合伙人’加入共创计划,这不是简单的宣传片,而是一代青年志愿者留给时代的青春手记。”市执委会志愿者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举行授旗仪式

方寸舞台见担当

尾声,庄重的授旗仪式将活动推向高潮。激昂的旋律中,35名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开幕式志愿者代表和9名来自场馆站、交通枢纽站、社区站和共建站的城市志愿者代表迈着坚定的步伐依次登台,接过沉甸甸的旗帜,并纷纷表示将恪守志愿精神,全力以赴完成服务任务。

“这面旗帜承载的不仅是荣誉,更是责任,是对赛会的庄严承诺——我们准备好了!”来自暨南大学的香港志愿者杨竣杰分享了他的志愿故事,今年9月,他作为“小海豚”参与了残特奥会乒乓球比赛的赛事服务,深深体会到奉献带来的成就感。“14年前,广州亚运会的‘绿羊羊’志愿者在我心中种下了志愿的种子,如今我也想把这份温暖继续传递下去,做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的桥梁纽带。”

“志愿者是赛会顺利运行的重要保障,也是城市最温暖的名片。我们相信,志愿者们将以最佳状态服务赛事,展现广州城市的温度与活力。”市执委会志愿者部负责人表示。

据了解,目前全运会开幕式志愿服务工作正稳步推进,布置在观演流线关键节点的志愿者达1653人,运行支持志愿者达697人,远端集结点志愿者达759人,累计开展培训达1.83万人次。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叶孜文  通讯员 广州赛区执委会志愿者部

摄影:南都N视频记者 梁炜培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
分享成功

关注南方都市报公众号
获取最值得一读的好新闻

查看更多独家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