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岭南笔墨流淌过苏州河,开启了一场跨越百年的文化对话。国庆中秋假期,作为“其命惟新——广东美术百年大展(2025上海)”的预热活动,一场别开生面的光影展演在上海静安苏州河畔上演。
林风眠的《青衣仕女》、关良的《三打白骨精》、陈永锵的《鱼跃图》、杨国辛的《好果子》,一幅幅色彩鲜活的画卷与温婉的苏州河相映成趣,既是对比,也是共鸣。海派文化的万千气象,与岭南画派“折衷中西、融汇古今”的精神,形成了奇妙的和谐。
“岭南画派是一个充满现实关怀且与时俱进的画派。”南都N视频记者与著名画家陈永锵及本次光影秀主办方代表展开对话。幻维数码创意总监章喆说,光影秀让画作“重生”,赋予传统艺术现代生命力,体现岭南精神与海派文化共鸣。陈永锵则认为,此次光影秀的创新之举为艺术带来新可能。
“其命惟新——广东美术百年大展”光影秀。
岭南名家赞沪上光影秀
国庆中秋假期,上海苏州河畔热闹非凡。此次光影秀上,中国画学会副会长、广东省中国画学会会长、岭南画派纪念馆名誉馆长陈永锵的作品《鱼跃图》,吸引众多游客驻足。
“岭南画派是一个充满现实关怀且与时俱进的画派。”10月10日,陈永锵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岭南画派的理念就是表现生活的美好一面,主张关心现实生活,并反映现实生活。“将生活中美好的东西通过画作呈现出来,这便是岭南画派的核心追求。”
陈永锵特别提到,岭南画派不定于一尊,没有所谓的特定画风。同时,岭南文化具有开放、务实、创新的特质,这使得画家们并非为了艺术而艺术,也不是为了彰显自己是个艺术家,而是将自己的内心感受客观地反映出来。这种对现实的关注与对艺术的真诚,让岭南画派在历史长河中不断焕发生机。
陈永锵接受南都N视频记者采访。
陈永锵在1972年创作了《鱼跃图》,并以“西樵公社社员”农民画家的身份参加了当年的全国美展。当时,这件作品不仅获得了优秀作品奖,还被做成了水印木刻版画,印在全国发行的挂历上。
谈及《鱼跃图》的创作背景,陈永锵向南都记者回忆起,他曾回到农村生活近10年,成为大自然的参与者。
“以前小时候喜欢画画,回到农村后,就把那些自己生活里觉得感动的东西画出来。”他坦言,当时创作《鱼跃图》时并没有刻意追求什么,只是实实在在地记录当农民时抓鱼、收获鱼的生活场景。
对于画中鱼的种类,有人认为是鲩鱼,有人觉得是鲤鱼。对此,陈永锵笑着回应道:“我看到的是鲩鱼,个头很小,但是鲤鱼呢,体型好看一些。主观上希望那些鱼更好看一些,没什么复杂的。”这份对艺术的随性与真诚,让人感受到画家创作时的纯粹心境。
光影秀上的《鱼跃图》。
本次《鱼跃图》亮相于苏州河畔的光影秀上,主办方运用AI技术将静态画演绎得生动鲜活,这一创新举措也得到了陈永锵的认可。他认为,这种时代的进步为艺术带来了新的可能性,让传统艺术以更丰富的形式呈现在观众面前。
粤沪联动背后的百年渊源
上海文广集团(SMG)旗下幻维数码光衍工作室作为此次光影秀的主办方,其团队在前期创作过程中,对岭南画派的历史背景和艺术作品进行了充分调研。
“这些画作以光影形式‘重生’于苏州河畔,不仅呈现了艺术本身的视觉魅力,也传递了历史记忆、人文情感与时代精神。”幻维数码创意总监章喆告诉南都记者。
“比如,光影为林风眠笔下的《青衣仕女》带来了空灵透明的质感,让高剑父《东战场的烈焰》中的烟火实现更加震撼的效果,百年艺术在当代科技的赋能下焕发出了全新的生命力。”章喆说。
光影秀上的《东战场的烈焰》。
据其介绍,此次光影秀不仅再现了画作的视觉美感,也赋予了传统艺术以现代生命力,体现出“折衷中西、融汇古今”的岭南精神与海派文化的创新共鸣。
鲜为人知的是,岭南与海派的渊源可追溯至百年前。被誉为岭南文化瑰宝的岭南画派,其形成不在五岭之南,而在东海之滨的上海。
1912年,来自广州的“二高一陈”——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在上海创立了审美书馆,出版《真相画报》,并刊出《新画法》,发出中国画革新先声。这座隐匿于弄堂的小楼,就此成为艺术变革的策源地,也成为了岭南画派真正的摇篮。
“苏州河是流淌上海百年基因的母亲河。”章喆认为,在这一极具海派文化代表性的苏州河岸,以光影“重生”岭南画派艺术大作,既是对历史的呼应,也是对“岭南与海派”文化交融的当代演绎,极具象征意义。
章喆表示,未来,幻维数码光衍工作室希望继续以科技、光影为媒介,探索更多将传统艺术置于城市公共空间进行活化呈现的可能性,让像岭南画派这样的经典艺术,能够融入公众的日常生活,让传统艺术焕发新的生命力。
据悉,作为第二十四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周”的重要板块,“其命惟新——广东美术百年大展(2025上海)”将于2025年10月18日至2026年1月18日在上海世博园中华艺术宫举办。
沉浸式数字展厅效果图。来源:广东美术馆
本次展览汇集超过350位从近现代到当代的岭南美术名家代表作品共800余件/组,展厅数量19个,展线长度3892米,展览面积20276平方米。无论是作品品类还是展出规模,均为迄今广东美术展览之最。
“预祝即将举行的‘其命惟新——广东美术百年大展’顺利圆满,鱼跃人欢。”陈永锵说道。
出品:南都即时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张倩寒 杨婷
编辑:张亚莉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岭南文化新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