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底,超强台风“桦加沙”席卷深圳,风雨裹挟着寒意。但在龙岗区宝龙街道青年驿站,一份“暖心包”却让来深求职的张小姐感受到了别样的温暖——八宝粥、矿泉水、零食,还有一封手写慰问信。而这份温暖,还在延续——近日,张小姐顺利通过公司面试,正式开启了她在深圳的工作与生活。从“一封信”到“一份工作”,她用亲身经历诠释了“深圳温暖”的力量。
张小姐是广西人,今年刚大学毕业。9月下旬,她来到深圳找工作,并在青年驿站入住。9月23日上午,她刚完成了一次线上面试。“就在这时,我收到了深圳气象台发来的预警消息,说是下午2点要停工。我看了下现在天气还可以,就想着出门买点物资。”
张小姐在社交平台上的分享。
“是街道团委的工作人员,他们提醒我台风期间不要乱走动,要注意安全,并且给我送了一些物资,包括八宝粥、水以及一些糖果。”工作人员对她进行了细致的叮嘱,并且仔细检查了窗户和窗台。张小姐表示,当听到工作人员的暖心叮嘱,心中涌起了满满的感动。
张小姐成功通过公司面试。
“我终于可以在深圳工作、生活啦!”9月29日,张小姐成功通过御光新材料公司的面试。如今,她已正式入职。
张小姐表示,在宝龙街道青龙湾·青年驿站度过的两周,成为她难忘的温暖记忆。这里聚集着年龄相仿的年轻人,大家既保持适当边界感,又彼此支持。当有人需要视频面试时,其他室友会默契地保持安静或暂时离开;平时大家会交流面试经验,遇到挫折时互相安慰。“虽然没有深入交流,但我们就像家人一样,一切都很自然地发生。”张小姐这样描述驿站里的日子。
对于深圳这座被同龄人形容为“很卷”的城市,张小姐有着不一样的体会。她发现宝龙街道生活便利,地铁快线让出行高效便捷,而更让她惊喜的是这里弥漫的家乡气息。“我是客家人,在这里逛街不时会看到客家围屋,还能吃到客家美食,让我有一种回到家乡的感觉。”这种既现代又传统、既高效又温馨的城市特质,让她对深圳生活充满期待。
张小姐入住的青年驿站。
据悉,作为龙岗区打造青年“来深、留深、融深、筑梦”温暖第一站的重要抓手,青龙湾·青年驿站覆盖全区11个街道。截至9月30日,全区各站点累计受理入住申请29841人次,服务青年7632名。截至6月,就业转化率达51.4%,显著优于社会面求职平均水平,其中有超过一半的青年像张小姐一样选择留在龙岗扎根发展。
龙岗团区委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青年在青龙湾·青年驿站居住期间,街道团工委及站点通过建立青年微信交流群,常态化推送求职信息、 青年活动、天气预警等。其次,通过问卷调查、微信信息反馈等渠道,收集青年在居住、就业等方面的评价,及时调整服务内容。针对青年提出的具体生活问题,街道团工委会第一时间主动协调酒店运营方及时修理,确保青年住得安心。
该负责人还表示,下一步,龙岗区青龙湾·青年驿站将打造“双站”融合示范。深化“青年驿站+就业驿站”双站融合模式,构建“求职—赋能—社交”全链条服务生态。释放“引才留才”效能。以驿站为枢纽构建“高校引流—服务升级—品牌吸引”引才链路,增强对高学历、高适配人才的吸引力。同时,强化本地服务支持。聚焦安居保障、城市融入等长效服务,助力青年从“短期停留”向“深度融入”转变。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张思琦 叶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