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东莞市桥头医院神经外科和重症医学科接连上演暖心一幕:一位来自斯里兰卡的脑出血康复患者,将两面精心制作的锦旗郑重交到两个医疗团队手中,感谢医护人员在他患病期间给予的无微不至的关怀和高效专业的治疗,盛赞他们“医术精湛、服务优质”。据悉,这位斯里兰卡患者在桥头医院历经两个月的精心治疗,不仅保住了宝贵生命,还成功苏醒并即将康复出院。这场跨越语言、文化与国界的生命救援,不仅展现了中国医疗的高超技术水平,更诠释了“医者仁心、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
两个月前,一名斯里兰卡籍男子P先生因突发脑出血被紧急送入桥头医院。患者入院时已处于危重状态,生命体征极不稳定。医院第一时间启动绿色通道,急诊科在邓少烽主任指挥下迅速完成术前准备,神经外科魏学辉主任团队随即实施急诊手术,清除颅内血肿,稳住了生命的第一道关口。
术后,患者转入重症医学科(ICU),仍处于深度昏迷。在邵俊卿主任带领下,ICU团队制定了包括多模态神经监测、目标导向镇静、体温管理、早期营养支持等在内的综合治疗方案,为脑功能恢复创造了最佳条件。
护理团队在刘春燕护士长带领下,实施24小时特级护理,精细化管理气道、液体及并发症预防,并结合康复科朱菊清团队的神经电刺激、昼夜节律调节等措施,多管齐下促醒。医护人员每天用英文与患者交流,不仅在治疗上全力以赴,更在精神上给予温暖支撑。
由于患者家属远在海外,语言不通、签证未办,沟通成为另一大难题。ICU团队主动担起“临时家人”的角色,借助翻译工具每日与家属视频连线,发送患者照片与视频,耐心解答上百个问题,让远在千里之外的亲人“亲眼”见证患者的每一点进步。在患者能够进食后,医护人员还自费为他准备家乡风味的食物。
在神经外科与ICU的接力治疗与悉心照护下,患者逐渐苏醒,生命体征趋于平稳,并顺利转回神经外科进行后续康复。当家属从海外赶来,见到亲人转危为安,激动落泪的场景,让所有参与救治的医护人员深感欣慰。家属用不太流利的中文反复说着:“谢谢中国,谢谢你们!”
“我非常感动,真的超出了我的预期。桥头医院的医护人员挽救了我的生命,我觉得这真是一个奇迹。”P先生用略显生涩却充满真情的英文说道,“这里的医生和护士不仅是技术高超的专家,更是充满爱心的人。他们尊重我,关心我,让我在异国他乡战胜了病痛。锦旗代表我最深的敬意和感谢!”
据悉,在这场生命接力中,桥头镇政府外事工作部门、卫健部门和桥头医院主动召集工作会议,研究有关情况,通力合作,并通过市外事办联系斯里兰卡驻广州领事机构,尽快和患者家属取得联系,并促成其顺利抵达东莞。斯里兰卡驻华大使馆高度重视患者情况,派员前来探望,并协助医院与家属沟通。桥头医院始终坚持“生命至上”原则,整合医疗资源,优化救治流程,为患者提供全方位医疗保障。多方的支持,成为这场生命接力中不可或缺的桥梁。
来源:桥头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