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浓厚历史文化色彩的传统弓射箭,虽有别于奥运赛场上的现代弓竞技项目,正逐渐从小众运动变得出圈。在广州,大学生和都市白领等群体中爱上它的人越来越多,传统弓射箭成为他们健身减压的利器。在校园上射艺选修课,在室内外射箭馆打卡,甚至在赛场上挽弓竞逐,传统弓的身影活跃在越来越多的场景中。
十五运即将启幕,全民运动的氛围越发浓厚。循着射箭馆内那些刺破空气、命中靶心的精彩瞬间,南都N记者带你走近“人场两旺”的传统弓射箭运动。
人旺
一箭“命中”大学生和白领的心
9月18日傍晚,广州天河区火炉山公园东北角,正羽射圃户外射箭馆靶场前,暨南大学四海书院教师佘丽容带着学生正在上射箭课。调整站位、搭箭上弦、举弓开弓,箭矢“咻”一声射向靶纸。
早在2015年,在华南师范大学读研的佘丽容就开始接触传统弓射箭运动,此后从爱好者逐步成为从业者、传承者和推广者。十年前的传统弓射箭,关注度远不如今日。后来,在暨南大学任教的她开设了射艺选修课。
暨南大学老师佘丽容,从传统弓射箭爱好者逐步变成传承者和推广者。
“礼、乐、射、御、书、数”,传统文化“君子六艺”中射艺便是其一。佘丽容说,暨大是华侨高等学府,学生来自五湖四海,射艺课对于暨大还有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另一番意义。
她介绍,来自港澳台和国外的学生对射艺课充满兴趣,射艺课受欢迎程度超出想象,每次体验课报名及选课都爆满。
暨南大学射艺选修课。
来自马来西亚的暨南大学新闻学专业大四学生马家荣经朋友介绍,接触了传统弓射箭运动后,便喜欢上了它,此后一直参加暨南大学国术协会的射箭活动。射箭让他更了解我国历史和传统文化,也让他结识了更多朋友。
来自香港的金融学专业大三学生梁玉铭也是暨南大学国术协会成员。高三时,因想缓解考试压力,她接触到现代弓射箭。入读暨大后,她加入协会并开始接触传统弓,还获得过专业赛事的个人冠军。
暨南大学的射艺选修课和国术协会,为当时正处萌芽阶段的传统弓射箭运动培育了一批“种子选手”。曾有专业机构对射箭运动参与者进行了群体画像,“群体年龄分布曲线中,20岁至24岁、30岁至35岁这两个年龄段是两个波峰”,佘丽容说,这两个年龄段对应的群体就是大学生和都市白领。
李智是广州一家公司的项目经理,也是传统弓射箭爱好者,工作日下班后以及周末,他都会选择去箭馆。“传统弓射箭有历史传承和底蕴,不仅是一项运动,还可以探究弓道、射理,释放压力。”他说,箭矢射中靶子的那一刻会让情绪得到释放,射箭过程中也会思考人生、思考如何提升自己,得到一些新的人生感悟。
在广州海珠的企业做行政工作的王莉莉,接触过各式现代弓和传统弓后,选择了后者。从小就有武侠情结的她,说拉弓时弓弦紧绷的声响十分触动她,让她想起“弯弓射大雕”的画面。“传统弓越简单,越难练,但也越自由。”玩传统弓射箭,让她养成了“接纳不完美、专注过程”的心态,她还获得过ACAC2025赛季(柳州站)全国室外邀请赛传统弓比赛30米女子个人淘汰赛冠军、混合团体淘汰赛冠军。
拥有160万在校大学生的广州是“全国大学生第一城”,又因第三产业发达,都市白领的数量也不低。作为重要门户城市的广州开放程度高,承载文化对外传播交流职能,这些为传统弓射箭运动在广州的推广普及提供了适宜环境。传统弓射箭,渐渐在广州从小众运动逐渐出圈,吸引越来越多爱好者参与。
佘丽容说,十年前,玩传统弓的人还只能用“零星”来形容,现在赛场上经常出现不认识的新面孔,场面也更热闹。
场旺
玩家和比赛增加,更多射箭馆入市
南都N视频记者走访发现,在广州,传统弓射箭运动的场景也变得越来越丰富,既有大学、中小学校园里的射艺课以及协会,也有区一级的射箭协会活动和赛事。大大小小的射箭馆也在冒头,为玩家提供了充足的运动空间。
广州的户外射箭馆。
正羽射圃是广州第一个户外射箭箭馆,在对外教学和竞赛方面以传统弓为主、现代弓为辅。2017年,从武警部队退役5年的陈家宝成为俱乐部主教练,带领队员频频在省市乃至全国性的传统弓射箭比赛中斩获冠军。比赛玩家多了、项目普及度高了,射箭比赛的举办频率也越来越高。陈家宝说,近些年国家级、省市乃至区级的射箭比赛接连举办,“高峰时期,基本周周有比赛”。在广州黄村体育训练中心,由广东省射箭协会主办的射箭联赛每年可吸引全国各地的射箭高手,到此一决高下。
这也催生带动更多射箭馆的出现。在多位受访者看来,2017年左右射箭运动迎来爆发性增长。那时,借助抖音等短视频平台,更多小众且有趣的运动项目进入大众视野,射箭运动也因此受益。
在上述背景下,广州市内的射箭馆增长迅速。“我印象里,2015年左右,广州才寥寥几家射箭馆,但2017年时,我搜索发现已有超过六七十家了”,广州越秀区射箭协会教练员林进森说。
广州射箭运动参与者增加,也带动行业协会的成立。2021年5月23日,广州首个区一级射箭协会在海珠区成立。射箭运动的公益推广、培训竞赛等开始在区一级层面展开。截至目前,越秀、海珠、荔湾、黄埔等四个区已成立射箭协会。
随着传统弓射箭玩家越来越多,相关比赛也越来越频密。
广州海珠区射箭协会会长杨晓明告诉南都N视频记者,“活力海珠杯”射箭公开赛已连续举办四届,人数从100人扩至200人,名额都能在很快时间里报满。此外,他还发现,有互联网企业如网易和唯品会等,也自发成立了射箭兴趣小组。
另外,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高校也成立有射箭协会。值得一提的是,广州部分中小学也已开设射艺课程,或邀请教练进校园。林进森说:“小学生特别兴奋、特别喜欢、特别认真,看到有人来教射箭,都欢呼雀跃起来。”
热爱者说
传统弓射箭有历史传承和底蕴,不仅是一项运动,还可以探究弓道、射理,释放压力。箭矢射中靶子的那一刻会让情绪得到释放,射箭过程中也会思考人生、思考如何提升自己,得到一些新的人生感悟。
——传统弓射箭爱好者李智(广州某公司项目经理)
监制:戎明昌 刘江涛
策划:王卫国
统筹:周昌和 李陵玻 潘劲松
执行统筹:胡群芳
本期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代国辉
本期视频/摄影:南都N视频记者 黄薇(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胡群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