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城街道非遗传承传播基地在港中大(深圳)厚含书院挂牌成立

南都N视频APP · 龙岗大件事
原创2025-10-15 08:13

近日,“龙城街道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传播基地”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厚含书院挂牌成立。该举措标志着龙城街道在探索“校地合作”模式、推动非遗在年轻群体中的传承与活化方面迈出了坚实一步,开启了非遗传承传播的新篇章。 

图片

为创新非遗传承模式,拓宽文化传播路径,龙城街道公共服务办主动对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厚含书院,精准契合书院“全人教育”与非遗传承相融合的理念,选派专业技术人员担任书院“主题教育顾问”,为非遗主题教育的开展提供系统规划与专业指导。一方面,积极为书院引入本土非遗资源,联动深圳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深圳市非遗保护协会等市级单位合作开展非遗项目,并与龙岗区御窑馆、深圳百师园、广东省非遗馆等专业机构建立深度联系;另一方面,为书院提供丰富的实践支持,开放活动场地、拓宽传播渠道,有力保障校园非遗活动走进社区。

图片

作为港中大(深圳)的第六所书院,厚含书院自2023年创立以来,始终秉承“仁厚包容,敬业创新”的立院之本,将非遗传承与“全人教育”理念深度融合。成立两年来,书院已成功举办数十场非遗主题活动,涵盖刺绣、榫卯、古法印刷、制香、港式奶茶制作、昆曲、剪纸、针灸等多个领域。从亲手拈针体验刺绣的细腻,到依循古法感受制香的雅致,再到跟随旋律学唱昆曲的婉转——学生们在动手实践与深度参与中,逐渐从文化的被动“受众”,转变为主动探索与传播非遗的“传承参与者”,真正让传统文化在校园中“活”了起来。

随着合作的深入,双方模式已从“单向资源引入”升级为“双向奔赴”的协同赋能。一方面,书院充分发挥学术与文化资源优势,反哺社区:例如引入国家图书馆“国家级非遗记录工作十年成果展”,与街道联合举办展览,让社区居民共享国家级文化盛宴;对社区居民开放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讲座活动;书院院长与学生走进社区主讲粤语文化课程,推动地方语言文化的传承。另一方面,街道持续注入“营养”与“土壤”,确保基地活力源源不断,并进一步扩大传播范围,将“麒麟少年”项目送进高校,成立“港中深麒麟社团”。

未来,双方将继续深化合作,共同构建充满活力的非遗传播新生态,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沃土中生根发芽,在青春接力中代代相传。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颜鹏 通讯员 曾文静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