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举行的第37次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IBLAC)上,达能全球首席执行官盛睿安(Antoine de Saint-Affrique)围绕可持续发展与ESG建设,分享了达能的全球经验与中国实践。
随后,在接受南都湾财社记者采访时,盛睿安与达能中国、北亚及大洋洲区总裁谢伟博(Bruno Chevot)分享了达能ESG本土化核心战略与实践,呼吁政企协同赋能行业可持续转型。在全球ESG发展浪潮与中国“双碳”目标、“健康中国”战略深入推进的背景下,达能提出的“使命型企业”理念与政企协作机制建言,为行业提供了具有参考价值的发展路径。
使命引领与政企协同
构建可持续生态体系
“在达能,可持续发展是我们战略的核心之一,这与‘健康中国’‘美丽中国’战略非常一致。”盛睿安在接受采访时强调,可持续发展不是企业的附加议题,而是核心战略。达能自1972年提出“双重责任”理念以来,始终将商业成功与社会进步紧密结合。
此次,他向上海市政府提出两项关键建议:
一是政策机制创新,建议试点将环境与社会责任嵌入企业章程与发展目标,并建立透明、一致的信息披露体系,推动企业将ESG指标纳入治理结构。这一做法借鉴了法国“使命型企业”制度,为企业超越利润目标、践行社会责任提供了法律与制度保障。
二是平台共建与经验共享。盛睿安呼吁在IBLAC框架下设立“可持续发展委员会”,推动政府、企业、机构共同设计可持续倡议与标准,并搭建企业实践分享平台,系统性分享最佳案例。“只有政企携手,才能实现环境效益与企业绩效的齐头并进。”他表示。
这一理念与中国ESG体系建设方向高度契合。近年来,中国监管机构持续完善ESG披露指引,沪深交易所相继推出社会责任报告指引,越来越多中国企业将绿色低碳、员工福祉等目标写入公司章程,从治理层面夯实可持续发展基础。
健康、环境与社区多元共创
达能本土实践带来行业启示
在被问及达能当前在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时,谢伟博指出,达能“振力征程”框架以“健康、自然、员工与社区”为三大支柱,系统化推进可持续发展。具体来说有以下三方面的实践:
首先是以健康战略对接国家议程。据其介绍,达能通过覆盖全生命周期的营养解决方案,将产品创新与“健康中国”目标紧密结合——从婴幼儿母乳营养研究,到脉动等日常健康饮品,再到医学营养产品助力健康老龄化,形成了贯穿不同年龄阶段的健康支持体系。而位于上海的达能开放科研中心平均每年有约25项专利申请,成为中国市场与全球科研联动的重要枢纽。
其次是绿色制造和碳减排。谢伟博表示,达能中国团队编制的《气候行动白皮书》,系统梳理了其在全球碳减排与绿色制造方面的技术经验,为行业提供了可复用的方法论。
记者了解到,在中国工业绿色转型的背景下,越来越多食品饮料企业也在供应链碳管理、可再生能源应用方面加大投入,推动行业低碳化发展。
最后是员工与社区价值共创。从谢伟博的发言中可以了解到,达能连续多年获评“中国杰出雇主”,管理团队性别比例实现均衡,并将包容性文化转化为企业创新动力。此外,其社会企业项目通过营养干预助力乡村振兴,已在中国19个省市开展儿童缺铁性贫血防治工作。这类实践呼应了国家“共同富裕”方针,也为企业如何结合业务特长解决社会问题提供了范例。
从行业角度,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与推进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企业ESG建设已从“可选项”变为“必答题”。将可持续发展融入企业基因,不仅有助于提升抗风险能力与长期竞争力,也是实现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共赢的关键。随着中国“双碳”战略的深化与企业ESG实践的成熟,政企协同、行业共创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正在加速形成。
以健康战略为引领
达能CEO强调中国是“创新枢纽”
“中国是达能亚太地区的创新枢纽,具有非常成熟的创新研发环境、前沿的AI技术、完备的创新生态,以及关注前沿科研创新动态的消费者,正因为如此,我们在上海设立了达能开放科研中心。”盛睿安表示,中国拥有独特的创新生态,中国消费者也愿意为健康产品消费,因而中国是达能践行健康使命的理想市场。
谢伟博则指出,中国消费者越来越重视健康,且他们更倾向于购买健康的产品,无论是哪一个具体的品类。在饮料方面,消费者现在越来越倾向于购买低糖的产品;在婴幼儿配方奶粉方面,父母们更倾向于购买拥有更先进科研成果的婴幼儿奶粉产品……为了更好地回应愈发重视健康的消费趋势,达能必须利用科技创新推动消费者沟通。
据了解,达能日前在法国正式启用了OneBiome实验室,聚焦肠道微生态与肠道健康研究;10月13日,达能纽迪希亚制药(无锡)有限公司工厂扩建项目正式封顶。该扩建项目拟新建多条全自动灭菌生产线以提升肠内营养混悬液的产能,标志着达能纽迪希亚中国医学营养业务迈入加速发展阶段,成为达能持续深耕中国市场、积极支持“健康中国”战略的具体实践。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王静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