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就业群体,对许多普通人来说可能是一个略显陌生的词汇,但人们的生活早已和这个群体息息相关。外卖骑手穿梭街巷织就便利生活网,货车司机轮碾征途串联物流血脉,如今,新就业群体已经成为经济社会运转必不可少的“齿轮”。
他们在社会运转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需要获得更多来自社会的温暖。从中央社会工作部推动出台15条服务管理措施,到广州打造“全域友好”城市,一系列政策举措正精准回应着这个群体“四季无休、三餐不定”的辛劳。广州打通配送“最后一百米”,布局爱心驿站等服务阵地2800多个,让奔波在路上的劳动者有了歇脚地、暖心窝。
但服务和关爱远不止一杯热水、一处歇脚地、几场活动。新就业群体类型多样、特点各异,之所以称为“新”,总体上是因为劳动关系发生新变化,越来越多的人由“单位人”变成“社会人”。新就业群体面临的社保参保率低、收入波动大、职业发展机会少等困境,考验着政策的深层温度。要切实解决这些痛点,更多要依靠长期性、制度性的保障体系为他们“托底”。
新就业群体是美好生活的创造者,也应是发展成果的共享者。唯有政府、平台、社会形成合力,既用“暖心事”解难题,也要以“制度账”管长远,才能让广大新就业劳动者在数字时代的浪潮中跑得更稳、跑得更远。
南都广州新闻部出品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夏嘉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