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教育的新方向,竟然藏在了校园文创里?

南都N视频APP · 南都教育
原创2025-10-15 21:52

南都讯 记者梁艳燕 设计新颖的“爱马星”丝巾、憨态可掬的毛公仔、优雅大方的汉服……充满奇思妙想的各式文创产品让人爱不释手。近日,广州市星执学校的官方文创店布置完毕,上千件出自学生之手设计的物件琳琅满目。

图片

在星执学校的美艺课堂上,审美教育不再仅限于纸上谈兵,更多是从课程到生活,从理解到实践,为学生打开一个个成长的盒子。

跨学科的美艺课程以文化为魂以美学为形

一针一线地缝制小小汉服,一笔一划地描画设计草图。在星执的美艺课堂上,各年级的学生们正循序渐进地进入美育的世界。低年级会以趣味活动(彩泥捏制、绘本涂色)启蒙兴趣,培养动手与色彩感知力;中年级老师会教学传统与现代技艺,开设“艺术+学科”课程,提升综合表达能力;到了高年级,老师会引导主题创作,将作品转化为文创产品,通过校园市集展示和社会平台展示,体会艺术价值。

图片

这个学期,星执专门为学生在校园内开设了一家文创店,每件产品都是学生设计,每一件都独一无二。“帆布包、丝巾、笔记本、地毯、鼠标垫、徽章,还有用扭扭棒捏出的各种小动物等,这些以文化为魂,以美学为形的教育文创用品,显示了美育课程不仅仅是美术或者艺术,它也是跨学科的,不仅能最大化地彰显校园文化活力,还能让审美活动的艺术性渗透进教育生活的细枝末节,在长时间的浸润中提升孩子的审美素养。”

图片

星执美术老师桃子表示,学校美育课程采用“小学筑基、初中发展”的递进体系,以“美学+数字技术+文创”为核心,通过“技艺+科技+人文”跨学科模式开展。其中小学阶段将美学内涵与现代创意表达结合,围绕文创创作设计课程,如“传统节日文创开发”课程,学生通过了解科技、历史、人文、语言等知识进行跨学科创作,再用手绘、手工、设计方式,实现“学文化、懂设计、创文创”的闭环。初中阶段分“兴趣普及”与“专业启蒙”双路径,专业类针对艺考开设素描、色彩、艺术史等基础课程,衔接高中学习。

家校社共育的大课堂搭建起孩子多元成长的平台

一系列的文创应用,无不描绘出一幅丰富多元的美好未来教育图景。在星执文创店的每一件物品里,几乎都融入了星执学校的元素,学校的一景一物,经过学生的设计,变成了丝巾上一角的图案或是杯身、杯垫上的印记。“这需要在平时生活中,有发现美的能力,同时也激发了创造美的潜能。”

图片

桃子老师告诉记者,在文创的道路上,家长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如有一些开服装工厂的家长,就给孩子们提供了不少服装的配饰,这给孩子们设计汉服提供了极大的帮助。也有家长把孩子的画作订制为衣服上的图案,让每一件衣服都充满了孩子的奇思妙想。“在我们的美育课堂,不再仅限于纸上谈兵,孩子的作品不再单纯是一副美术作品,更是一件日常用品的灵感来源。”

桃子老师表示,从“课堂”到“生活”,从“理解”到“实践”,孩子们通过亲自动手制作,既感受了劳动的乐趣,也体味了美艺的独特魅力,同时把作品放到了“市场”上检验,也在一定程度上收获了成就感。

这是学校探索家校社共育的一个有效途径和展示平台,以美艺课程为一个支点,培育“会审美、能创作、有思考”的人才,让学生的学习成果在社会中得到检验,在生活中不断优化提升。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