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啖汤评论:大湾区艺术节闭幕!这场“文化派对”如何玩转国际范+岭南味?

南都N视频APP · 新闻快线
转载2025-10-16 08:59

第五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以下简称“大湾区艺术节”)于10月16日落下帷幕。本届大湾区艺术节在短短的一个多月的时间,举办超100场精品演出、19场艺术展览、150余场公益演出及系列艺术讲堂,成功掀起湾区文化热潮,为湾区人民献上了兼具国际视野与岭南特色的艺术盛宴。

大湾区艺术节自创办以来,始终以促进民心相通为宗旨,以推动文化交融为使命,五年间不断创新发展,已成为大湾区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本届大湾区艺术节何以广受关注,它又为湾区文化生态注入了哪些新活力?

58215716-88d0-4f64-a0b3-c7bf93f19dc5.jpg

国际视野与本土底蕴交织 塑造文化融合新样本

本届大湾区艺术节突出呈现了“国际范”与“岭南味”的完美融合,既引进世界级演出,也深耕本土原创,展现出开放包容的文化气度。

a0d52efd-5384-444d-a74e-46d301dc560b.png

俄罗斯瓦赫坦戈夫剧院携话剧《叶甫盖尼·奥涅金》与《万尼亚舅舅》到深圳演出

“艺汇湾区”剧目展演板块集中呈现了35部中外精品佳作:俄罗斯瓦赫坦戈夫剧院首度赴深,带来国宝级话剧《叶甫盖尼·奥涅金》与《万尼亚舅舅》;希腊国家歌剧院携150多人超豪华阵容首访大湾区,在深圳献演经典歌剧《茶花女》;法国现象级音乐剧《莫里哀》也在湾区开启中国首演。与此同时,马修·伯恩版芭蕾舞剧《天鹅湖》时隔6年再临广州,连演5场,座无虚席;星耀音乐剧明星演唱会汇聚五大剧星,以顶尖演出品质满足观众审美期待。

在“引进来”的同时,本土创作也在积极地“走出去”。舞剧《咏春》以“舞武共生”的创意语言巡演巴黎、伦敦、莫斯科、圣彼得堡等51座城市;粤剧《红头巾》两度赴新加坡演出,唤起侨胞共同记忆。这些作品既植根岭南文脉,又契合现代审美,展现了大湾区文艺输出的成熟姿态。

324b2156-e6b1-4614-8823-e30bd61e0974.jpg

粤剧《红头巾》剧照(薛才焕 摄)

第16届中国(广州)国际演艺交易会作为大湾区艺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汇聚20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家演艺机构,推动多项国际合作落地,助力舞剧《黄飞鸿》《英歌》等原创剧目开启国际巡演,构建起“引进来”与“走出去”双向流通的演艺生态。

粤港澳三地协同共创 夯实人文湾区基础

大湾区艺术节充分发挥粤港澳文化同根、人缘相亲、民俗相近的优势,通过共创剧目、合办展览、人才交流等实践,深化三地文化协同。香港导演司徒慧焯执导的粤语话剧《Skylight 天色》、澳门晓角话剧研进社的《二月廿九》等,带来了多元戏剧视角。由星海音乐厅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共同出品的音乐舞蹈剧场《乐动·舞界》,融合古典音乐、现代舞及AI技术,两度入选大湾区艺术节。作为艺术节开幕演出的《湾区华章》主题交响音乐会,集结老中青三代作曲家,以世界性音乐语言讲述湾区故事。

397dba29-6fca-416b-904d-9a33f5bbedb0.jpg

艺术节开幕演出的《湾区华章》主题交响音乐会现场

除了舞台艺术演出,本届艺术节联动三地美术馆推出18场高品质艺术展览,主展览“粤港澳大湾区当代艺术展”汇聚了近40位艺术家作品,通过策展人导览、艺术家对谈等活动,推动艺术走进大众生活,走向公共空间,强化文化认同。

cdf7e930-201b-4173-8e38-03bc67c49eb7.jpg

粤港澳大湾区当代艺术展

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田沁鑫这样评价,艺术节搭建了一座“文化共通、情感共鸣、发展共赢”的桥梁,为区域文化融合发展注入不可替代的凝聚力与推动力。她建议进一步加强区域合作,整合粤港澳三地的艺术资源,形成更强大的艺术合力。

传统创新破圈表达 激活文化生命力

本届大湾区艺术节注重岭南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推动传统艺术以新形态走进现代生活。

ec1059ff-14f6-4e4b-b8db-ae012fae8bce.jpg

粤剧《决战之燎原》剧照

舞剧《咏春》以舞释武,实现了中国传统武术的当代演绎;南方歌舞团《喜欢你》将英歌舞融入音乐剧,实现非遗的现代化表达。深圳市粤剧团推出的《决战之燎原》以“粤剧+网游”的跨界形态,备受观众欢迎。开票15分钟后票房就突破20万元,三场演出票房近70万元,登顶2025年粤剧艺术票房排行榜。观众中七成为年轻人,展现了传统艺术创新表达的广阔前景。

大湾区艺术节还通过业态创新拓展文化体验边界。珠影集团打造“珠影壹号新空间”,深圳“明华轮”上演沉浸式剧目《交易人生》,广州首部沉浸互动轻粤剧《公主驾到!》以“盲盒观演”“互动体验”打破传统观演模式,培育“演艺+文旅”新消费场景。

此外,本届艺术节首次设置“观演团”,开展有奖征文、推出惠民票等举措,促进艺术从“殿堂”走向“日常”,增强了公众参与感与获得感,这也推动了文化艺术从“殿堂盛宴”走向“烟火日常”。

第五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通过多元的内容呈现、深度的区域协同与大胆的破圈创新,印证了 “人文湾区”的建设路径——以文化为纽带,让多元共生成为常态,让传统与现代同频共振。

立足五届积淀,粤港澳大湾区必将以更温暖、更鲜活、更富魅力的文化姿态,走向更广阔的世界舞台。

南方网、粤学习评论员 周存

来源:南方网

编辑:林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