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杨文君 发自北京 10月15日下午,华彬航空博物馆在北京华彬密云机场揭幕。这标志着,乘着低空经济的“东风”,华彬密云机场实现了从传统机场运行到航空科普传播的跨越式发展。
据了解,华彬航空博物馆以“真实运营场景+沉浸式科普体验”为特色,提供真实的航空运行场景和创新互动体验模式,涵盖塔台指挥中心、应急救援中心、通用机库探秘、航空器展示、航模馆体验等核心区域,是实现文化参观与真实体验融合的航空科普实践基地。未来博物馆将结合机场的研学服务,对外推出相关产品,助力航空科普。
10月15日下午,华彬航空博物馆在北京华彬密云机场揭幕。
华彬航空博物馆展品。
华彬航空集团副总裁、华彬密云机场总经理孙建在揭幕现场表示,在低空经济爆发的时代,航空研学作为“教育+文旅+科普”的交叉领域,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即将到来的“十五五”规划将进一步明确推动航空研学发展的战略方向。
除了航空博物馆,华彬密云机场顺应低空经济的发展趋势,从多业态着手,实现机场转型。比如,机场近日就承接了由国家体育总局主办的2025年全国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助力“低空+体育”应用场景的实现。本次赛事吸引了全国493支队伍的2900余名青少年选手参赛,总接待约3万人次。再比如,华彬密云机场还开设了民用无人机培训业务,针对垂直起降固定翼、多旋翼固定翼、直升机等类别开设相关课程。
根据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研究院的定义,低空经济是以低空空域为依托,以各种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的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这意味着,低空经济产业链长,涵盖无人机技术、智能制造、物流运输、旅游休闲、教育等多个领域。
南都N视频记者注意到,正如低空经济定义所述,实践中航空研学、低空运动、航模比赛、无人机培训等延伸业态正在火热进行中。以无人机培训为例,国内已有多家企业或机构开设相关课程,“抢滩”这一赛道。
中国民用航空局预测,2035年我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达到3.5万亿元。从实践来看,万亿级市场吸引着多业态竞相加入与角逐。
编辑:梁建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