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区派最大规模代表团出战全运会!准备工作进入冲刺阶段

南都N视频APP · 港澳台live
原创2025-10-16 22:17
图片

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即将在粤港澳三地举行。在香港,赛事筹备工作正在密锣紧鼓地进行,并进入“冲刺阶段”。10月15日,十五运会香港特区代表团授旗仪式在九龙公园体育馆举行。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主持仪式,并向特区政府文化体育及旅游局(以下简称“香港文体旅局”)局长兼香港特区代表团团长罗淑佩授予香港特区区旗。

值得留意的是,在本届全运会,香港特区将派出规模最大的代表团参加,包括超过600名运动员和大约270名随队工作人员和医护人员,出战28个竞赛项目。加上23个群众项目的参赛者及工作人员,代表团的总人数超过1800人。

图片

10月15日,十五运会香港特区代表团授旗仪式在香港九龙公园体育馆举行。本届赛事,香港特区将派出规模最大的代表团出战。

准备工作进入冲刺阶段,自行车公路赛备受关注

全运会是我国级别最高、规模最大的综合体育盛事。这次是香港自从回归祖国以来第8次参加全运会。香港特区政府文体旅局局长兼香港特区代表团团长罗淑佩表示,本届赛事首次由广东、香港和澳门三地共同承办,标志着深化粤港澳大湾区合作和融合的里程碑,当中也包含国家对三地办赛能力的肯定。香港民众参加或观赏全运会,可以进一步厚植家国情怀,加深国民身份认同。罗淑佩指出:“香港赛区的竞赛项目即将展开,我们的准备工作也到了冲刺阶段。”

相关视频:《授旗!十五运会香港特区代表团规模历来最大,运动员:很兴奋》

在十五运会的众多比赛项目中,自行车公路赛(男子个人赛)是唯一横跨粤港澳三个赛区的赛事,备受关注。粤港澳三地在去年11月曾举行测试赛,而在今年9月30日也进行了赛前综合演练,过程大致顺利。正式赛事赛道全程231.8公里,其中香港赛段为55.8公里。赛事将在11月8日上午9时开始,届时将有来自内地及港澳的25支队伍,共104名运动员参赛。

全运会香港赛区统筹办发言人10月14日在记者会上对南都N视频等媒体记者表示,全国运动会是我国最高水平的赛事,本次赛事在选择赛道和组织安排上,需要符合严格要求,以保障运动员安全。相关部门会合力做好特别交通运输安排,以减低对平常使用港珠澳大桥和其他相关路段的市民和旅客的影响。发言人呼吁在11月8日需要往返珠海和澳门的市民及旅客,及早计划行程,并尽量使用其他口岸和公共交通。

图片

10月14日,香港特区政府多个部门举行记者会,介绍十五运会自行车公路赛(男子个人赛)的具体安排。

信息系统演练确保赛事顺畅,多部门协同后勤安全保障

香港特区政府数字政策办公室则在10月15日进行了与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相关的资讯系统桌面演练,进一步加强跨部门协作与应变能力。演练重点模拟赛事期间,可能发生的突发资讯系统事故及紧急情况,测试各参与部门的动员效率和跨部门通信协调机制。通过多元模拟场景,本次演练强化了各部门团队之间的协调及快速应变能力,确保赛事顺畅且安全进行。

香港特区政府数字政策专员黄志光表示:“此次演练,模拟了赛事中可能面临的核心系统挑战、基础设施问题及网络安全突发事件,验证了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及团队间的协作效率。将秉承‘即时应变、快速复原’原则,确保‘赛事运作零中断’。”据悉,香港特区政府数字政策办公室正与广东省和澳门特区的负责单位,加紧进行赛前的最后联合系统测试,确保三地系统无缝对接,并提升跨境系统运作和网络安全的协调及应变能力,为赛事做好准备。

在后勤保障方面,香港承办的竞赛项目涉及多个不同的比赛及训练场馆,以及多达10间指定住宿酒店,需动员数以千计的医护人员,日以继夜地为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赛人员提供高效的医疗服务。其中包括医院管理局、消防处和辅助医疗队伍。部分机构日前也举行了誓师仪式。另外,十五运会香港赛区的赛事用车也举行了交付仪式,多辆“右舵版”定制赛事用车完成交付。

图片

在十五运会香港特区代表团授旗仪式上,多名运动员展示了广播体操等群众项目。

香港赛区门票热售,线上线下渠道多元

据香港特区政府披露,十五运会香港赛区的8个竞赛项目:沙滩排球、手球(男子)、篮球(男子22岁以下组)、七人制橄榄球、高尔夫球、场地自行车、铁人三项和击剑,自8月底和9月下旬起已公开发售,公众可继续通过官方线上票务平台购买电子票,或前往香港中国旅行社11家指定销售点购买香港赛区项目纸质门票。

南都N视频记者获悉,十五运会的击剑项目门票自9月20日开售以来,其周末赛事门票在线上平台反应热烈。全运会香港赛区统筹办将会调整击剑线上与线下门票的分配数量,也已经将沙滩排球和篮球(男子22岁以下)的一些线下销售的门票调拨至线上销售,方便公众在线上渠道购买。

图片

81岁的香港特区乒乓球运动员张耀钊参加十五运会的群众项目。

● 记者观察

专业赛事展现健儿风采,群众体育引领健康风潮 

还有不足一个月,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即将在粤港澳三地举行。这场盛事不仅是专业运动员展现体育竞技水平的舞台,也有望掀起一股新热潮,让体育爱好者和一般民众积极参与运动锻炼、强身健体。对于香港、澳门地区来说,大型体育盛事活动的频次密集,两地对于健康生活、勤做运动的宣传也不少,但大规模的群众体育项目则相对少见。本届全运会的群众项目,让许多港澳民众都能够参与到运动之中。


群众体育项目的魅力,在于参与者的范围比竞技体育更加广泛。在十五运会香港特区代表团授旗仪式上,就有多项群众运动项目进行展演,引得现场观众掌声连连。如太极拳、健身气功、广播体操等,都是普通民众能够轻易“上手”的运动项目。上台展示的代表中,既有身形健硕的健将,也有不少上了年纪的“阿叔”“阿婶”。


在“乒乓球——群众项目”中,81岁的香港特区运动员张耀钊是年龄最大的决赛选手。他退休后一直参加乒乓球运动,他对现场媒体笑称:“我不抽烟、不喝酒、也不打牌,唯一的爱好就是打乒乓球,并通过乒乓球强身健体。”他强调,平日坚持体育锻炼,从而让身体的状态更好,这也是他健康生活的“秘诀”。


今年2月,国家体育总局办公厅印发了《2025年群众体育工作要点》,明确在2025年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聚焦推动全民健身事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在推进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建设中迈出新步伐。相信随着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的举办,越来越多的民众都会关注体育、关注健康生活。

采写/摄影 南都N视频记者 肖遥 发自香港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专题:激情全运会,活力大湾区
阅港澳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