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至14日,由全国多家主流媒体、消费者代表组成的“品质溯源团”,深入福建海天生蚝领鲜养殖基地与初加工基地一线,实地探访海天蚝油从海洋到餐桌的全产业链条,并见证了在厦门集美大学举办的“中国蚝产业领鲜生态联盟”启动仪式。此次活动展现了海天以“鲜蚝鲜熬,100%原只生蚝熬化”为核心的理念。
联盟启动,共筑产业“领鲜”标准
10月13日,于厦门集美大学召开的《深化双链产融合,共筑“中国味”领鲜优势》主题大会上,“中国蚝产业领鲜生态联盟”正式宣告成立。该联盟由海天味业发起,旨在联合顶尖科研机构与产业链伙伴,构建贯穿生蚝全生命周期的高标准管理体系,从源头推动中国生蚝产业的标准化与集约化发展。业内专家认为,此举为行业树立了新的品质标杆。
据悉,蚝油不仅是居民日常必备调味品,也是海天核心品类之一。凭借卓越的产品品质与独特风味,海天蚝油已走进千家万户,不仅连续6年蝉联中国蚝油品牌销量第一,更随着中餐文化的海外传播,在国际市场获得广泛认可,需求持续增长。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海天蚝油多年稳居全球销量冠军。
在市场广泛认可的背后,是海天对蚝油品质始终如一的高标准追求。多年来,海天始终坚持“鲜蚝鲜熬”的核心工艺,以原只生蚝为原料,全程真材实料熬制,致力于实现“从海洋到餐桌”的全链条品质把控与极致锁鲜。
此次发起全产业链联盟,正是这一理念的深化实践——通过整合上下游资源,严格保障蚝油品质,重新树立行业品质标杆。
与会专家指出,该模式为中国调味品与水产行业的产业链协同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创新样本,将有效推动产业走向更高效、更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构筑万亩海洋牧场,严选30亿只肥美生蚝
品质溯源的第一站——东南沿海的海天领鲜生蚝养殖基地,这里日照充足,水体清澈。事实上,海天在全国黄金纬度海域建立了数万亩高标准海洋牧场,以“合作示范、链群带动”的模式,通过优越的养殖环境、纯净的自然水域与科学的管护条件,从源头确保每只生蚝都饱满优质、肥美鲜活。
“一瓶上好蚝油的根基,源于每一只生蚝的品质。”海天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始终坚持“鲜蚝鲜熬”的理念,每年从这样的优质海域严选约30亿只完整原生态生蚝,并执行严格的量化标准,确保用于熬制的每只生蚝都肥美达标。
同行专家指出:“评价生蚝品质主要看两项指标——蛋白质和肥满度。蛋白质是鲜味物质谷氨酸和多肽的来源,‘肥满度’则指蚝肉占全蚝重量的比例。海天的量化高标准真正保障了蚝油的高品质;原只生蚝100%熬化,又确保了每一滴蚝油都充分溶解并吸收优质生蚝的鲜味与蛋白质精华,真正让消费者享受高品质蚝鲜。”
初加工基地:当日捕捞当日加工
从海洋到工厂的时效,是锁住鲜味的关键。溯源团随后探访了海天生蚝领鲜初加工基地。该基地就布局在养殖场周边,形成了“捕捞–运输–加工”无缝衔接的高效运作体系。
“溯源团”在现场看到,清晨捕捞的生蚝,在2小时内即被送入基地进行自动化清洗与低温开壳,在极致新鲜的状态下进入后续熬制工序。基地采用现代化加工设备,在清洗环节高效去泥沙,在开壳环节创新技术并全程低温管控,极大程度保留生蚝的原生鲜度,为后续的“鲜蚝鲜熬”打下基础。
与传统依赖人工清洗的方式相比,海天通过引入现代化初加工设备,实现了初加工环节的标准化与品质可控。在提升生蚝处理效率的同时,也显著优化了工作环境——不仅减轻了员工的劳动强度,还使作业环境更加整洁、安全。这一转变,在推动生产效能提升的同时,也进一步增强了员工的归属感与幸福感。
原只生蚝10余小时低温慢熬
“鲜蚝鲜熬,100%原只生蚝熬化,真材实料熬出鲜”,在初加工基地,这样的标识随处可见。
基地负责人介绍,这一生产理念与业内一些使用“蚝水”(生蚝熬煮后的副产品)作为原料的做法不同,海天坚持采用整只生蚝肉为原料,通过十余小时的低温慢熬,使蚝肉完全熬化成汁,实现真正的“全蚝熬制”。
在熬制过程中,蚝汁还需经过超细过滤和高温浓缩等精炼工艺,最终凝炼出滴滴浓醇、挂盏度佳的原汁。
海天技术人员强调,这一做法确保了蚝油的鲜味与营养完全源自优质整蚝,做到“蚝中有鲜 鲜中有味”,从而塑造了产品的独特风味与品质水准。
通过此次实地探访,海天蚝油对原料源头的严格管控、对加工环节的科技创新,以及对“真材实料”理念的坚守给溯源团留下了较深印象。业内认为,海天通过构建从前端研究,到养殖,再到加工的全产业链闭环,为整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通讯员:海天味业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陈斌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