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港澳互信互认!广东目标2027年基本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

南都N视频APP · 南都广州
原创2025-10-17 23:45
图片

南都讯 日前,广东省生态环境厅举行2025年10月例行新闻发布会,现场发布《广东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工作方案》(简称“方案”)以及广东碳标签。

图片

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周国英展示广东碳标签。

碳足迹是指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直接或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的总和。核算的对象一般包括产品、个人、家庭、机构或企业等。其中,产品碳足迹是碳排放核算应用最广的概念。据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周国英介绍,近年来,碳足迹这一热词频现,与绿色消费、绿色供应链、气候治理、国际贸易等紧密相连。

“它反映一件产品从原料开采、制造、运输、销售、使用到最终废弃等各个阶段产生的碳排放量。”她表示,这些过程中消耗的石油、煤炭等含碳资源越多,二氧化碳排放量就越大,碳足迹也就越大。

据了解,广东作为国家首批低碳试点省份之一积极探索,在2022年1月推动成立广东省碳标签专业委员会,率先在省级层面发布“广东碳标签”,作为对应产品的碳足迹量化标识。

截至今年9月底,广东共有128家企业获得146张广东碳标签证书,覆盖新能源乘用车轮胎、电力电缆、柴汽油、空调等24类产品,为建立广东碳足迹管理体系奠定基础。

此次《方案》主要聚焦产品碳足迹并设置了两个时间节点阶段性目标。其中,广东到2027年要基本建立广东省碳足迹管理体系,完成200个左右产品碳足迹核算评价,产品碳足迹核算评价方法与应用实现粤港澳互信互认;到2030年,广东省碳足迹管理体系更加完善,完成500个左右产品碳足迹核算评价,同时建成具有广东特色的重点产品碳足迹因子数据库。

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应对气候变化与交流合作处处长关绣娟对此表示,这一目标主要基于广东产业特点和外贸需求确定,优势特色产品包括电子信息、海上风电设备、新能源汽车、家用电器、纺织等;同时,还将聚焦国际上有碳足迹核算报告要求的出口产品,比如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涉及的钢铁、水泥、铝、化肥、电力及氢6个行业。


南都广州新闻部出品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陈卓睿

通讯员:粤环宣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