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上市公司安能物流(HK:9956)10月17日公告称,于9月17日收到由大钲资本、淡马锡、淡明资本所组成的投资者财团发出的有条件的私有化收购建议,倘进行私有化,则有可能导致公司取消在香港联交所的上市地位。
截至公告日期,大钲资本持股安能物流24.32%的股份,淡马锡及淡明资本并无持有任何股份。安能物流在公告中称:尽管董事会仍在考虑指示性收购建议,但指示性收购建议的谈判结果仍存在不确定性,且无法确定指示性收购建议最终是否会导致就股份作出要约。公告提醒股东与投资者,指示性收购建议可能会亦可能不会继续进行,结果存在不确定性,建议买卖股份时审慎行事。
此前,安能物流股份已于9月18日上午9时正起于联交所短暂停止买卖,以待发布本公告。10月17日下午1时正起,股份恢复于联交所买卖。截至10月17日收盘,安能物流股价下跌9.86%,报9.14港元/股,市值107.5亿港元。值得注意的是,自2021年上市以来,安能物流的股价经历过持续下跌,目前其股价和市值较上市时均双双下跌超30%。
安能物流是中国最大的快运网络之一,主要提供3-300公斤段的大件零担运输服务,根据行业机构的《2025年全网快运10强》,其货量排名第三,仅次于德邦(含京东快运)、顺丰快运。截至2025年6月30日,安能物流在中国各地拥有81家自营分拨中心、超3.8万家货运合作商及货运代理商网点,覆盖中国约99.6%县城和乡镇。
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安能物流实现营业收入56.2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4%,主要因货运总量和总票数的增加,分别达到了682万吨、9067万票,同比分别增长6.2%、25.2%,而同期服务总单价保持稳定。报告期内,公司录得经调整净利润4.7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7%。
南都记者留意到,受公司货重结构优化的战略影响,报告期内,安能物流的中高毛利产品迷你小票(70公斤以下)及小票零担(70至300公斤)的货量、总票数均呈现双位数增长,推动了增值服务和派送服务收入的增加,显示出公司通过优化货重结构提升盈利能力产生收效。但受运输单价压力等因素影响,毛利率、经营利润率、净利润率都出现小幅下降。
近年来,中国零担快运市场“小、散、乱”的格局正在改变,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在行业整体价格竞争压力下,头部企业如顺丰快运(旗下顺心快运在今年3月战略投资入股德坤供应链)、德邦(已被京东物流收购)等都在通过兼并重组、网络优化来扩大优势。有业内人士对南都记者指出,受宏观经济影响,货运需求增长呈现放缓趋势,企业利润率普遍承压,独立上市的安能面临盈利增长压力,而与资本实力雄厚的财团结合,可以获得更多“弹药”来应对竞争。安能物流如若被收购,可能是主动融入更大生态、参与行业整合的一步。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傅晓羚
编辑:甄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