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的广东情缘:任莞工名誉校长,题写校训“学而知不足”

南都N视频APP · 南都即时
原创2025-10-18 13:00

10月18日,享誉世界的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名誉院长杨振宁先生,因病于北京去世,享年103岁。南都N视频记者查询获悉,1993年,杨振宁曾来到东莞理工学院分享学术报告,并受聘为该校名誉校长。他用“唯一”来形容自己与东莞理工学院的关系,如今学校还处处留有杨振宁的“印记”。

图片

2009年5月,杨振宁与学生在铜像前合影。

东莞理工学院曾发文记载学校与杨振宁的一段情缘。据悉,改革开放后,广东经济社会发展迅猛,不少中心城市急需高层次人才,纷纷萌发办大学的设想。当时国内城市办大学,既没有先例,也缺乏资金。敢为人先的广东率先“破局”。短短十来年,深圳大学、广州大学和东莞理工学院等14所地方高校相继创办或合并成立,广东在中心城市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新大学运动”。

1985年撤县立市时,有人大胆设想创办一所大学。东莞从香港邀请几十名乡贤回来,一口气筹集了4800万元,作为建大学的“第一桶金”。1992年4月2日,东莞理工学院正式拿到“出生证”,获得原国家教委的建校批文。第二年的春天,杨振宁与这所初生的大学“邂逅”了。

图片

杨振宁题写“学而知不足”,已成为东莞理工学院校训。

数年以后,他多次回忆第一次到东莞理工学院的情境,主要做了三件事:作一场学术报告,题写“学而知不足”,并受聘为名誉校长。这也是杨振宁首次在国内外高等院校担任名誉校长。

东莞理工学院大学校园里,也处处留有杨振宁的“印记”:开办国内唯一一个“杨振宁创新班”;建设首座以杨振宁命名的教研楼;设立“杨振宁奖学金”;竖立杨振宁铜像……

“快30年了,我看见了学校的成长,我相信以后10年这所大学还将有更重要的发展。”2018年5月,杨振宁回忆初次到访时的情境说,他跟东莞理工学院的关系,在国内和国外都是唯一的。

南都记者查询获悉,今年6月21日,2025届杨振宁创新班学位授予仪式暨表彰会在东莞理工学院杨振宁教研楼举行。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领导小组组长马宏伟,援引杨振宁先生毕生推崇的三大治学箴言——“永葆好奇心、学而知不足、宁拙毋巧”,寄语即将奔赴新征程的同学们既胸怀报国之志、仰望科技星空,又脚踏实地,争做坚守价值坐标的实干先锋,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绽放出最璀璨夺目的青春光芒。

据悉,杨振宁创新班自2018年设立,是学校本科生人才培养改革关键举措,始终肩负培养适应产业发展的应用研究型拔尖创新人才的使命,2025届毕业生更以超52%的升学率刷新纪录,升学的学子中超六成成功叩开985、211顶尖学府的大门,以学术实力续写杨班荣光。

在科研项目上,他们亦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依托导师制项目孵化论文、专利等硬核成果32项;在竞赛舞台上,莞工首辆方程式赛车“莞01号”勇夺全国大奖。该班就业落实率位居全校前列,华为、腾讯等名企不乏杨班人的身影。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周敏萱

编辑:冯奕然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