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西百色市内涝严重,引发关注。10月19日,南都N视频记者获悉,百色市通报称,截至18日,全市内涝点已消退243个,尚未消退122个。自治区、百色市均已派出专家队伍调研排涝方案、提供技术指导。
网友拍摄的画面。
据通报,9月25日至10月7日,受“桦加沙”“博罗依”“麦德姆”三个台风连续叠加影响,百色市遭遇历史罕见的持续强降雨。靖西、德保、田阳、那坡等县(市、区)过程雨量超过400毫米,最大降雨量达698.4毫米,全市平均降雨量较历年同期偏多5倍以上,12个县(市、区)不同程度受灾,其中靖西市、德保县受灾最为严重。截至10月18日,全市内涝点已消退243个,尚未消退122个,主要分布在靖西市、德保县、田阳区等地。
灾情发生后,百色市委、市政府及各县(市、区)迅速启动应急响应,第一时间组织开展抢险救灾工作。截至目前,全市紧急安全避险转移1.02万人,紧急转移安置群众6963人,实现了“零因灾死亡、零人员失踪”的目标。
目前,部分内涝点已形成初步处置措施,其余点位的勘查与处置工作也在同步有序推进。
百色水利电力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杨丽梅分析,百色属于典型喀斯特地貌,在持续极端降雨条件下,区域地下水位迅速抬升并超过临界值,导致原本作为排水通道的地下河出现“反涌”,加上洼地消水洞易被杂物堵塞,造成排水不畅,形成岩溶洼地内涝。此外,喀斯特地区的地下河系统具有区域连通性,上游来水通过地下网络向下游输排,若下游排水能力不足或发生堵塞,便可能导致上游低洼区域出现“雨停涝增”的现象。
南都此前报道,靖西新甲乡部分村子已被积水围困十余天。10月17日,一位原本住在新甲乡大甲街的居民告诉南都记者,因其位于大甲街的家受到洪水影响,她早在10月6日便返回市区的家里,并在10日那天返回乡里帮忙搭桥。
该居民表示,大甲街的水位涨涨停停,目前仍未完全退去,“水退得很慢,如果下雨又会多涨一些”。她说,家里很多东西都被淹了,比如冰箱、沙发等,但因为水没彻底退,她仍不确定什么时候返回乡里的家中收拾。
采写:见习记者 李思涵 南都N视频记者 韦娟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