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郑福明分享习惯养成的智慧方法

南都N视频APP · 南都中山
原创2025-10-20 16:09

好习惯,是孩子一生的宝贵财富,您知道如何帮他们种下这颗种子吗?爱好运动的习惯、遵守规则的习惯、自立的行为习惯、观察思考的行为习惯、表达阅读的习惯……这些良好习惯如何养成?10月19日上午,“湾区融通 名家荟萃”市民公开课在中山纪念图书馆方成厅开讲,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郑福明为家长分享习惯养成的智慧方法。

图片

“湾区融通 名家荟萃”市民公开课现场。

作为2025年“品读湾区”9+2城市悦读之旅系列活动,中山纪念图书馆策划的“湾区融通 名家荟萃”系列市民公开课,以“湾区文化共融”为核心,邀请粤港澳大湾区城市作家、学者、阅读推广人等名家,开展高品质文化课程,促进湾区读者跨城共读、思想碰撞,让书香与烟火同频,知识共城市生长,打造成湾区人“家门口的学习课堂”。

“一棵树,我们能看到的是树干、树枝、树叶等,看不到的是树根,而往往这看不到的是更加重要的。”郑福明说,于树而言,根深才能叶茂,于人而言同样如此,“那么这个根到底是什么?我想就是习惯。”习惯是什么?郑福明解释,习就是不断重复的过程,惯就是不自觉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个不断重复的过程,直至成为一种不自觉的行为。

图片

市民公开课现场。

“习惯养成以后就不太容易改变,因此习惯的养成对于个体的影响很大。”郑福明表示,在教育孩子、培养孩子习惯的过程中,除了幼儿园、学校等教育机构的培养,家长对于孩子的引导和要求也非常重要。

孩子成长过程中应该注重培养哪些习惯?郑福明说,爱好运动的习惯、遵守规则的习惯、自立的行为习惯、观察思考的习惯以及表达阅读的习惯,这五大习惯构成了孩子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的不同层面。

“孩子的成长包括身体和心理两方面。”郑福明介绍,身体健康方面,首先便是爱好运动的习惯,体育运动跟孩子身体发展有很大的关联,同时也影响孩子的心理发展;心理发展方面包括认知和人格两大块,认知这部分特别强调孩子观察思考以及阅读表达的习惯,结合教育里强调立德树人,在孩子的人格方面,则特别强调孩子自立的行为习惯和遵守规则的习惯。

“对于低龄段的孩子,我们特别强调体育活动作为切入,因为这会影响到孩子的整体发展。对于高龄段的孩子,我们特别强调父母的有效陪伴,培养孩子观察、思考、表达等的方法。”郑福明表示,他认为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跟学校教育是同样重要的,是相互补充的一个过程,希望今天的讲座,能让中山的家长们更好地去理解孩子,更好地助力孩子成长。

图片

市民公开课现场。

在交流互动环节,家长宫女士提出,自己的孩子规则意识不是很强,这让宫女士很是困扰。郑福明解答称,一个比较好的做法是带孩子去体验类似的场景、氛围,比如说带他去听音乐会、去看电影,通过这些场景安静的氛围去约束孩子,通过场景告诉孩子作为一个观众要遵守相应的规则;第二个是利用同理心,“你在讲话的时候被人插话,你的感受是怎么样的?你在表演的时候别人走了,你的感受是怎么样的?让孩子进入同理心,学会换位思考。”

“今天听完郑教授的课,感觉受益匪浅。”家长高女士说,这堂课让她体悟最深的一点是,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一定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其中运动是孩子保持身心健康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在这过程中要多陪孩子到户外跟孩子一起运动起来,“同时,陪伴孩子成长也是我们家长成长的一个途径,在这个过程里愿我们都能收获成长。”

“品读湾区”9+2城市悦读之旅系列活动是中山纪念图书馆精心打造的品牌活动,联动粤港澳大湾区11城,依托粤港澳大湾区公共图书馆联盟,2020年至今已连续举办六届,推出25项大型活动,超过564万人次参与,助力湾区融合,打造人文湾区。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刘继贤

摄影:南都N视频记者 吴进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