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至19日,十五运会群众赛事模型(航空)项目决赛在深圳市龙华区文体中心、简上体育综合体、观澜湖黎光会所三处场馆顺利举行。来自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大学及电子科技大学(深圳)高等研究院的250名“小海豚”志愿者,为龙华赛区首个正式比赛项目提供了累计超过3400小时的志愿服务。在这场赛事中,龙华赛区“小海豚”们表现突出,其志愿服务视频被央视CCTV1《新闻联播》和CCTV5体育频道采用播出,充分展现龙华志愿者的专业形象与青春风采。
赛事期间,龙华赛区志愿者处经过统筹安排、提前谋划、科学配岗,将250名“小海豚”精准投放在竞赛组织、体育展示、观众引导、媒体宣传及应急医疗等10个处室,覆盖16个不同岗位,构建起一张覆盖全域的志愿服务网络。
为提升志愿服务精准度与工作效率,龙华赛区志愿者处协同各使用处室,组织开展了岗位、场馆及专业培训,涵盖职责分工、场地动线、技术支持等关键内容,确保每位志愿者职责清晰、流程熟练,实现“人人过关、岗岗到位”。
在场馆的各个角落,“小海豚”们不仅是赛事运转的“螺丝钉”,更是参赛选手与观众的“贴心人”。走进龙华文体中心,温暖的“小海豚”身影总在悄然间打动人心。媒体宣传处的同学耐心协助采访,助力每一个精彩故事被看见;安全保卫处的志愿者细心核对证件、解答咨询,守护着赛场的秩序与安心;综合保障处的成员奔波不息,默默成为赛事最坚实的后盾……“小海豚”们用真诚的微笑化解陌生,用细致的服务传递关怀,让“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在每一个平凡的岗位上静静流淌。
在观澜湖黎光会所赛场,全程户外作业和持续高温给志愿者的体力与意志带来严峻考验。来自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大学的志愿者曾丹婷表示:“为了确保早晨第一场比赛准时开始,我们每天凌晨4点半就要起床,6点前到岗进行场地布置。白天阳光强烈,天气炎热,虽然辛苦,但看到比赛顺利推进,一切都值得。”
与此同时,在简上体育综合体,各项志愿服务工作同样有条不紊地开展,“小海豚”们用细致入微的服务,让每位参与者感受到龙华的热情与专业,赢得参赛选手与观众的一致好评。
“小海豚”们全心付出,赛会也回馈以家的温暖。赛事期间,龙华赛区志愿者处专门打造了240㎡的志愿者之家,公共休息区配备舒适的座椅、便捷的充电接口与能量茶点;特别设置的“文艺加油站”备有电钢琴、尤克里里、非洲鼓等乐器,让小海豚们随时可以开启一场即兴音乐会,用旋律洗去疲惫;一旁的影音区配有高清投影仪,小海豚们可以点播喜爱的电影与综艺,在欢声笑语中放松心情。“每次换岗回来,都能在这里快速恢复状态。”来自电子科技大学(深圳)高等研究院的“小海豚”志愿者曹珂边享用茶点边感慨,“赛区志愿者处还为女生准备了配备女生用品、梳子、发圈等日常用品的专属休息区,真的很暖心。”从基础保障到身心关怀,再到文艺滋养与娱乐放松,龙华赛区志愿者之家真正实现了对志愿者的全方位支持。这里不仅是休憩的场所,更是收获温暖、分享快乐、积蓄力量的美好空间,确保每一位“小海豚”都能以最佳状态投入服务,用最灿烂的微笑成为赛区最动人的风景。
本次模型(航空)项目是十五运会群众赛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龙华区展示城区形象、推动体育文化与志愿服务深度融合的重要契机。在这场奉献与成长的双向奔赴中,“小海豚”们以青春之力为赛事添彩,以真诚微笑为城市代言,不仅护航赛事圆满完成,更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
接下来,“小海豚”们将继续以昂扬的姿态在十五运会排球(女子18岁以下组)赛场中持续绽放青春力量,为全运会保驾护航。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张小玲 通讯员 彭思梦 伍习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