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DataEye剧查查发布《2025中国微短剧产业综合实力城市》(下文简称“报告”),其中,北京领跑全国,成为微短剧第一城,深圳、广州等六座城市则位列第二梯队。在出海方面,北京市、深圳市、杭州市三座城市关联的微短剧出海APP 1-9月预估收入总规模占全国的70%以上,成为前三。
综合实力北京领跑,深圳广州位列第二梯队
DataEye研究院基于2025年1-9月中国内地城市的国内微短剧产值(平台+制作维度)、海外微短剧产值、“微短剧+”文旅、微短剧拍摄基地、微短剧政策扶持、微短剧科创、“微短剧+”城市国内传播共七大维度,综合评出剧查查2025中国微短剧产业综合实力城市,以全面衡量中国内地城市微短剧综合实力、生态特征。
其中,北京领跑全国,成为微短剧第一城。根据《2024北京微短剧研究报告》,2024年北京微短剧产值规模约336.2亿元,占全国总量三分之二,稳居全国首位。预计至2027年,全国微短剧产值规模将突破1000亿元,北京微短剧产值规模有望持续占比三分之二。北京集聚抖音、红果、点众/河马、中文在线等23家TOP级平台,数量占比全国半数以上。同时,近半北京微短剧企业拓展海外业务,超一成专注海外市场,如枫叶互动。
此外,郑州、西安、深圳、杭州、上海、广州以超过80综合得分位列第二梯队。
值得一提的是,广东成为唯一有两座城市进入前十的省份。报告中指出,深圳市微短剧产业聚集了腾讯、华为、山海、枫叶互动、百川等头部企业布局。其中又以出海企业表现尤为突出,包括枫叶互动、山海、无限进制、九州文化、点众、雷霆信息、哆咪网络等,是一大加分项。同时,深圳的科创优势在微短剧、漫剧的科技赋能、发行营销方面表现突出,成为另一加分项;而广州市微短剧产业坐拥微信、映宇宙(美光盛世、快创)、魔方、蜜糖、时刻互动等头部企业。围绕微短剧发行的流量运营环节颇为突出,成为一大加分项。
北京、深圳成微短剧出海之都
出海方面,北京市、深圳市、杭州市三座城市关联的微短剧出海APP 1-9月预估收入总规模占全国的70%以上,而三座城市中,北京市又以超50%的比重成为全国当之无愧的“微短剧出海实力城市TOP 1”。而其余城市也在持续通过发挥自身在IP储备、影视基地建设、政策扶持等各个方面的优势,加速扶持当地微短剧出海相关产业的发展。
深圳市凭借近年来对于科技发展的重视以及微短剧相关政策的扶持,逐渐成为了粤港澳大湾区短剧出海旗舰样板。深圳拥有全国TOP级的、完整的微短剧出海产业链,其中包含以腾讯、华为、枫叶互动、山海星辰、慧动创想、迅雷、宜搜科技、雷霆信息、掌阅动漫、大视界、沅禾影业为核心的超两百家微短剧相关产业。众多微短剧出海头部APP如ReelShort(枫叶互动)、ShortMax(九州文化)、StardustTV(山海星辰)、DreameShort(无限进制)都在深圳布局,为深圳微短剧的出海提供了坚实的内容及平台基础,而以腾讯、字节跳动、慧动创想、东信时代、优优互联、前海像样等为首的一批流量经营、科技数据公司为内容及平台提供了扎实的流量及配套服务支持,助力深圳市成为除北京外全国第二大微短剧出海产业中心城市。
报告还指出,深圳正全力发力微短剧出海。其一,深圳加速AI+短剧发展:在AI内容创作方面助力微短剧、漫剧降本增效,推动微短剧出海。其二,打造产业聚集区:立足于科技赋能文化出海,综合考虑产业发展基础、空间规划布局、政策扶持优势、服务保障水平、示范带动效应等因素,选择科技研发能力强、出海服务健全的现有园区建设微短剧出海基地。其三是建设国家级微短剧出海平台:整合云上短片节、出海服务、AI技术平台、影视协拍、版权交易、线上园区、政务服务、虚拟资产、线上培训等版块资源,提供“一站式”微短剧产业服务。
西安郑州成制作核心,郑州北京武汉传播强势
报告指出,当前中国微短剧制作实力的城市分布,已形成 “双超多强,全面开花” 的清晰态势。
“双超核心”中,西安市依托先发经验与模式创新和完善的产业配套与人才集聚两大核心优势成为全国微短剧工业化产业的关键基地之一;郑州市则是国内最早将“微短剧”纳入 “支柱产业” 进行扶持的城市之一,其核心竞争力源于政策扶持层面的支撑与规模化生产能力。
“多强”方面,北京市是我国微短剧行业资源最为集中的城市,为产业提供了最为重要的技术、资源和平台支持;重庆市有MCN 产业基础与独特场景资源;杭州则靠其独特的文化资源积累以及地理位置优势在国内的短剧制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传播实力上,郑州、北京、武汉位列前三。而榜单之外,深圳微短剧传播潜力巨大且思路创新。深圳卫健委创新地结合微短剧+科普,在某主流短视频平台获得超千万曝光量。即将播出的精品微短剧《奇迹》,以及即将开幕的第二届剧查查之夜,话题都已获得千万级曝光。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余晓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