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潘建伟追忆杨振宁:33年前他对我说了一句很有分量的话

南都N视频APP · 南都即时
原创2025-10-21 10:39

10月21日,南都N视频记者留意到,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潘建伟撰文怀念杨振宁,文章称“先生不仅作出了卓越的学术贡献,更启迪了无数后辈对科学真理的追求”。

图片

中国科大为庆祝杨振宁70岁生日举办“非线性科学与理论物理学术报告会”。

潘建伟回忆,他第一次见到杨振宁,是在1992年6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为庆祝杨振宁七十华诞举办“非线性科学与理论物理学术报告会”。当时他刚本科毕业,清晨便赶到会场,恰巧坐在杨振宁身后。

“我至今记得杨先生在会上说过的一句话:对年轻人而言,听这样的报告未必立刻有收获,但也许在将来的某个时刻,你会发现当年听到的会影响你的一生。短短数年后,我便真切体会到了这句话的分量。”潘建伟表示。

2001年,潘建伟开始在中国科大组建实验室,开展光量子信息研究工作。2004年,其国内的团队取得了令人欣慰的进展——首次在国际上实现五光子纠缠,推动中国的量子信息实验研究跻身世界前列。“杨先生对这项成果十分感兴趣,我得以第一次与他面对面长谈,整整一个上午。末了,先生还邀请我到家中做客。”

交谈中,潘建伟深切感受到,虽然杨振宁已届高龄,但思维依然十分清晰,对量子信息这样的新兴领域充满孩童般的好奇与热情。杨先生对他们的研究给予充分肯定,并意味深长地说:“激光有无限的未来。”临别时,杨振宁赠他《杨振宁文集》,并鼓励他尽早全时回国。

图片

潘建伟(站立者)与杨振宁。

2008年,潘建伟在国外的超冷原子技术积累已较为充分,全时回到中国科大工作。“随着我们在光与冷原子量子信息研究领域不断取得突破,先生不仅持续给予关注,更先后数次坚定而热诚地为我提名国内外的重要学术奖项。对我而言,这不仅是学术上的肯定,更是精神上的托举,那份信任与期待,成为我不断前行的深层动力。”

“先生的一生,是科学探索的典范,更是精神传承的灯塔。他的名字,早已超越个体,成为中国科学崛起与文化自信的象征,他给予的智慧与勇气将永远激励我们,在科学的道路上不断创新、不断突破。”潘建伟称。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马辉

更多报道请看专题:杨振宁的广东情缘

南都N视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 020-87006626